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中国磷代谢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政策研究

摘  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  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引言第10-11页
   ·磷的自然循环与社会代谢第11-18页
     ·磷的自然循环第11-13页
     ·磷的社会代谢第13-18页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与磷控制第18-21页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第18-19页
     ·现有磷控制对策及其局限性第19-21页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物质代谢研究的方法与理论第23-48页
   ·人类社会与物质循环第23-25页
   ·物质代谢研究方法第25-34页
     ·物质代谢研究方法第26-29页
     ·物质流分析技术第29-34页
   ·产业生态学理论第34-45页
     ·基本概念与思想第34-37页
     ·理论形成与发展第37-41页
     ·研究内容与应用第41-45页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第45-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中国磷物质流建模方法与模型分析第48-74页
   ·磷代谢体系的物质流建模方法第48-53页
   ·中国静态磷物质流分析模型PHOSFLOW第53-58页
     ·磷化工业部门第54页
     ·农业种植部门第54-56页
     ·规模养殖部门第56页
     ·家庭养殖部门第56页
     ·农村居民生活第56-57页
     ·城市居民生活第57页
     ·城市污水处理第57-58页
   ·模型结构特征分析第58-65页
     ·磷代谢体系的总体结构特征第58-60页
     ·生产和消费部门的磷代谢特征第60-65页
   ·我国磷代谢体系的时间动态特征识别第65-72页
   ·小结第72-74页
第四章 滇池流域磷物质流模型与结构特征分析第74-94页
   ·滇池流域概况第74-76页
     ·自然地理环境第74-75页
     ·社会经济状况第75-76页
   ·滇池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第76-79页
   ·滇池流域静态磷物质流分析模型DLPFA第79-88页
     ·滇池流域磷物质流系统建模第79-83页
     ·基于DLPFA模型的物质流分析第83-88页
   ·滇池流域磷代谢体系结构特征分析与比较第88-92页
     ·总体结构特征第88-90页
     ·生产和消费部门的磷代谢特征第90-92页
   ·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中国磷代谢体系生态化转型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政策第94-122页
   ·磷代谢体系发展模式与现有政策评估第94-99页
     ·磷代谢体系发展模式演化第94-95页
     ·现有磷控制政策评估第95-99页
   ·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机理与基本原则第99-106页
   ·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政策框架与实施要点第106-112页
   ·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政策分析与模拟评估第112-121页
     ·政策分析第112-118页
     ·模拟评估第118-121页
   ·结语第121-12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122-124页
附录I 中国静态磷物质流分析模型(PHOSFLOW)参数表第124-126页
附录II 中国耕地磷养分水平与生态承载力情景分析第126-132页
附录III 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污水源分离处理模式分析第132-137页
致谢及声明第137-13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波变换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铸造生产中应用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