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缓冲带生态护岸模式划分及景观设计--以北京市白河上游流域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7-17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综述 | 第7-14页 |
·河岸带植被结构和功能研究概况 | 第8-12页 |
·河岸缓冲带配置模式 | 第12-13页 |
·河岸缓冲带景观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案 | 第14-17页 |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7-19页 |
·气象 | 第17页 |
·暴雨洪水特性 | 第17-18页 |
·地质 | 第18-19页 |
·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 第18页 |
·河谷形态及生态环境概况 | 第18-19页 |
3 河岸缓冲带生态护岸模式 | 第19-29页 |
·按照护岸功能进行分类 | 第19-21页 |
·按生态护岸用材分类 | 第21-26页 |
·小结 | 第26-29页 |
4 河岸缓冲带生态护岸设计 | 第29-41页 |
·河岸缓冲带设计总体思路 | 第29页 |
·河岸缓冲带设计的理念 | 第29-30页 |
·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 第30页 |
·设计原则 | 第30页 |
·指导思想 | 第30页 |
·生态护岸模式的适用条件 | 第30-36页 |
·护岸设计方案 | 第36-40页 |
·V型河道类型护岸设计 | 第36-37页 |
·U型或逆L型河道类型护岸设计 | 第37-39页 |
·缓坡漫滩河道类型护岸设计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5 白河河岸缓冲带景观效果设计 | 第41-55页 |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 第41-43页 |
·设计洪水标准 | 第41页 |
·设计洪水计算 | 第41-42页 |
·施工设计洪水 | 第42-43页 |
·河岸带实地景观效果设计 | 第43-48页 |
·设计软件介绍及应用方法 | 第43-47页 |
·设计方案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5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个人简介 | 第61-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3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