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我国部分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第1-3页
Summary第3-6页
(一)文献综述第6-19页
 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第6-19页
  1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区系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第6-11页
  2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第11-12页
  3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第12-13页
  4 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及规律第13-16页
  5 乳房炎综合防治第16-17页
  6 结语及展望第17-19页
(二)研究论文第19-41页
 我国部分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第19-41页
  前言第19-2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0-29页
   ·材料第20-21页
   ·方法第21-29页
     ·调查时间和地点第21页
     ·调查方法及内容第21-22页
       ·奶样的检测第21-22页
         ·兰州乳房炎试验第21页
         ·奶样的体细胞数计数、乳脂率和蛋白率测定第21-22页
       ·奶样的采集第22页
         ·奶样来源第22页
         ·取样方法第22页
     ·乳房炎多联苗制备第22-23页
       ·制苗菌种毒力复壮第22页
       ·制苗菌株抗原制备第22-23页
       ·乳房炎多联苗配制第23页
     ·细菌分离和鉴定第23-28页
     ·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试验第28-29页
       ·试验地点和时间第28页
       ·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的具体要求第28-29页
  2 结果第29-37页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调查第29-30页
   ·手工和机器挤奶方式下乳房炎发病率比较第30-31页
   ·桶奶体细胞数、乳脂率、蛋白率测定第31-32页
   ·奶样细菌学检验结果第32-33页
   ·乳房炎类型与病原菌检出率的相关性第33页
   ·各类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区系分布状况第33页
   ·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感染与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的相关性第33页
   ·桶奶细菌学检验结果第33-35页
   ·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试验结果第35-36页
   ·乳房炎发病原因分析第36-37页
  4 讨论与结论第37-41页
   ·讨论第37-40页
   ·结论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作者简介第48-50页
导师简介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xin激活JNK的结构基础和分子机制
下一篇:文学的文化见证--试论当代岭南文学的文化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