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 李大钊人权思想的渊源 | 第6-13页 |
(一) 近代西方学说是李大钊人权思想形成的起点 | 第6-8页 |
(二)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李大钊人权思想形成的关键 | 第8-10页 |
(三) 中国传统文化是李大钊人权思想形成的基础 | 第10-11页 |
(四) 时代背景是李大钊人权思想形成的催化剂 | 第11-13页 |
二、 李大钊人权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13-30页 |
(一) 李大钊的集体人权思想 | 第13-24页 |
(二) 李大钊的个人人权思想 | 第24-30页 |
三、 李大钊关于实现人权的路径选择 | 第30-40页 |
(一) 通过阶级斗争建立“平民主义”社会 | 第31-32页 |
(二) 国家颁布解放人权之宪法 | 第32-34页 |
(三) 重视道德建设 | 第34-35页 |
(四) 普及教育提高人权意识 | 第35-36页 |
(五) 建立特殊群体的人权保障机构 | 第36-40页 |
四、 李大钊人权思想的评价 | 第40-45页 |
(一)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第40-41页 |
(二) 个人主义人权观与社会主义人权观的结合 | 第41-42页 |
(三) 置民族自决权利于个人自由权利之上 | 第42-43页 |
(四) 具有无法超越的历史局限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