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及权利保障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引言 | 第6-10页 |
| 上编 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研究 | 第10-24页 |
| 第一章 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立法比较 | 第10-15页 |
| 一、英国 | 第10页 |
| 二、美国 | 第10-11页 |
| 三、法国 | 第11-12页 |
| 四、德国 | 第12页 |
| 五、俄罗斯 | 第12页 |
| 六、日本 | 第12-13页 |
| 七、意大利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被害人当事人诉讼地位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 一、等价报应观 | 第15-16页 |
| 二、社会正义观 | 第16-18页 |
| 三、平等价值观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我国赋予被害人当事人诉讼地位的现实考察 | 第20-24页 |
| 一、赋予刑事被害人当事人诉讼地位的积极意义 | 第20-21页 |
| 二、被害人当事人诉讼地位背后的隐性缺陷 | 第21-24页 |
| 下编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研究 | 第24-44页 |
| 第四章 刑事被害人权利的应然性探讨 | 第24-32页 |
| 一、权利、利益概念之分析 | 第24-25页 |
| 二、被害人权利的基本内容 | 第25-27页 |
| 三、被害人权利行使运行规则 | 第27-32页 |
| 第五章 我国被害人权利保障的缺陷分析 | 第32-37页 |
| 一、关于被害人直接起诉权 | 第32-33页 |
| 二、关于被害人的程序参与权 | 第33页 |
| 三、关于上诉权 | 第33-34页 |
| 四、关于刑事代理权 | 第34-35页 |
| 五、关于赔偿请求权与国家补偿请求权 | 第35-37页 |
| 第六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 | 第37-44页 |
| 一、被害人程序性权利的完善 | 第37-41页 |
| 二、被害人实体性权利的完善 | 第41-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书目 | 第45-47页 |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