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土壤水分状况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植物氮素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氮素营养失调的外观诊断 | 第13-14页 |
·氮素营养化学诊断 | 第14-15页 |
·叶绿素计氮营养诊断 | 第15页 |
·氮素营养光谱诊断 | 第15-19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19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6页 |
第二章 不同含水量黄棕壤光谱特征研究 | 第26-33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26页 |
·光谱数据测定 | 第26-27页 |
·土壤含水量测定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土壤水分状况监测敏感波段的选择 | 第27-29页 |
·土壤水分遥感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9-31页 |
·地物反射率谱与卫星接收能量谱关系 | 第29页 |
·土壤反射率与辐亮度的关系 | 第29-30页 |
·土壤水分状况遥感监测探讨 | 第30-3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不同氮素营养水平水稻冠层光谱特征研究 | 第33-51页 |
·试验方法与数据获取 | 第33-35页 |
·试验研究方案 | 第33页 |
·试验设计 | 第33-34页 |
·冠层光谱数据测定 | 第34-35页 |
·叶面积指数测定 | 第35页 |
·叶片生物化学测量以及农学参数测量 | 第35页 |
·植物光谱诊断原理及其生理生态基础 | 第35-37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7-48页 |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叶面积指数随时间变化规律 | 第37-38页 |
·不同氮素水平处理下,水稻冠层光谱反射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 | 第38页 |
·水稻冠层光谱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38-41页 |
·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与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密度的相关分析 | 第41-42页 |
·植被指数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42-45页 |
·植被指数(Ⅵ)与水稻叶面积指数(LAI)的相关分析 | 第45-47页 |
·植被指数(Ⅵ)与水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密度相关分析 | 第47-48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土壤水分与水稻氮素状况诊断系统研究 | 第51-56页 |
·系统硬件结构 | 第52页 |
·光谱数据采集系统 | 第52页 |
·DGPS系统 | 第52页 |
·智能控制系统 | 第52页 |
·系统软件结构 | 第52-56页 |
·串行通讯模块 | 第53-54页 |
·MSR-16R光谱数据转换模块 | 第54-55页 |
·光谱数据库 | 第55页 |
·光谱数据处理模块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第56-59页 |
·结论与创新点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57页 |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