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4页 |
1 结肠定位概述 | 第12-15页 |
·结肠的生理功能 | 第12页 |
·结肠pH、运动和微生物系统 | 第12-13页 |
·结肠定位药物传递的四种策略 | 第13-14页 |
·四种策略的局限性 | 第14-15页 |
2 炎症性肠病简介和IBD患者的结肠生理参数 | 第15-18页 |
·炎症性肠病简介 | 第15页 |
·IBD的治疗药物 | 第15页 |
·IBD患者的结肠pH,胃肠道运动,和结肠微生物系统 | 第15-18页 |
3 传递系统的设计思路 | 第18-20页 |
·认识到IBD患者生理参数的改变对设计治疗该类疾病的传递系统的指导意义 | 第18-19页 |
·传递系统的设计 | 第19-20页 |
4 挤出—滚圆技术和流化床包衣技术简介 | 第20-21页 |
·挤出—滚圆技术简介 | 第20页 |
·流化床包衣简介 | 第20-21页 |
5 壳聚糖和果胶的基本性质 | 第21-23页 |
·壳聚糖的基本性质 | 第21页 |
·果胶的基本性质 | 第21-23页 |
第一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处方前研究 | 第24-35页 |
1. 稳定性研究 | 第24-26页 |
·仪器和材料 | 第24-25页 |
·方法 | 第2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5-26页 |
2 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6-31页 |
·仪器和材料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28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8-31页 |
3 溶解度试验 | 第31-34页 |
·仪器和材料 | 第31-32页 |
·方法 | 第3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2-34页 |
第二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丸芯的制备 | 第35-56页 |
1 最大载药量的考察 | 第35-36页 |
·材料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5-36页 |
2 溶出试验方法的确定 | 第36-38页 |
·释放介质的确定 | 第36页 |
·微丸用量的确定 | 第36页 |
·操作步骤 | 第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专属性试验 | 第37页 |
·方法学验证 | 第37-38页 |
3 释放速度影响因素考察 | 第38-52页 |
·材料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9-52页 |
4 脆碎度试验 | 第52-55页 |
·材料 | 第53页 |
·方法 | 第5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3-55页 |
第三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微丸包衣及传递系统结肠定位性能的验证 | 第56-89页 |
1 包衣参数的选择 | 第56-58页 |
·材料 | 第56页 |
·方法 | 第5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6-58页 |
2 PEC膜阻滞药物释放能力的研究 | 第58-79页 |
·材料 | 第59页 |
·方法 | 第59-6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2-79页 |
3 PEC膜生物降解性的研究 | 第79-84页 |
·材料和动物 | 第79页 |
·方法 | 第79-8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0-84页 |
4 5-ASA结肠定位传递系统的完成和结肠定位性能的验证 | 第84-88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84页 |
·方法 | 第84-8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5-88页 |
第四章小结 | 第88-89页 |
全文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