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1 引言 | 第6-12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6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6-9页 |
1.3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1.4 论文组织 | 第11-12页 |
2 入侵检测系统与安全防御体系 | 第12-21页 |
2.1 入侵检测 | 第12-16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2.1.2 IDS技术组成分析 | 第13-16页 |
2.2 动态安全防御体系 | 第16-19页 |
2.2.1 网络动态安全轮模型 | 第16-17页 |
2.2.2 动态安全防御体系 | 第17-19页 |
2.3 小结 | 第19-21页 |
3 MAS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第21-28页 |
3.1 MAS基础及其开发过程 | 第21-25页 |
3.1.1 MAS应用基础 | 第21-23页 |
3.1.2 MAS开发过程分析 | 第23-25页 |
3.2 MAS应用于IDS的解决思路 | 第25-26页 |
3.3 小结 | 第26-28页 |
4 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软件框架设计 | 第28-49页 |
4.1 总体设计任务 | 第28-29页 |
4.2 层次化协作框架模型 | 第29-37页 |
4.2.1 分布级别 | 第29-30页 |
4.2.2 层化化组织模型 | 第30-32页 |
4.2.3 入侵检测知识的层次分析和实现 | 第32-35页 |
4.2.4 入侵检测协作分类和实现 | 第35-37页 |
4.3 通用数据处理模型 | 第37-40页 |
4.4 整体框架设计 | 第40-49页 |
4.4.1 基础设施组成 | 第40-41页 |
4.4.2 Agent分类及其结构设计 | 第41-42页 |
4.4.3 通信模型与协作语言设计 | 第42-44页 |
4.4.4 基本服务设计 | 第44-49页 |
5 AIAD-IDS原型设计 | 第49-61页 |
5.1 原型概要 | 第49-51页 |
5.2 交互消息设计 | 第51-55页 |
5.2.1 交互消息内容 | 第51-54页 |
5.2.2 交互消息流 | 第54-55页 |
5.3 MAA设计 | 第55-58页 |
5.3.1 功能需求 | 第55-56页 |
5.3.2 功能类设计 | 第56-57页 |
5.3.3 数据结构设计 | 第57-58页 |
5.4 Sensor设计 | 第58-59页 |
5.4.1 功能需求 | 第58页 |
5.4.2 结构设计 | 第58-59页 |
5.5 Console设计 | 第59-61页 |
5.5.1 功能需求 | 第59-60页 |
5.5.2 结构设计 | 第60-61页 |
6 AIAD-IDS基本服务实现 | 第61-68页 |
6.1 消息/事件服务 | 第61-63页 |
6.1.1 实时安全事件订阅 | 第61-62页 |
6.1.2 P-S Service实现 | 第62-63页 |
6.2 心跳服务 | 第63-68页 |
6.2.1 以跳信号 | 第64页 |
6.2.2 MAA端的心跳服务设计和实现 | 第64-66页 |
6.2.3 成员端的心跳服务设计和实现 | 第66-68页 |
7 AIAD-IDS的实现和测试结果 | 第68-84页 |
7.1 高速交换以太网数据帧捕获探头 | 第68-75页 |
7.1.1 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 | 第68-69页 |
7.1.2 HS-Sniffer软硬件设计 | 第69-71页 |
7.1.3 HS-Sniffer软件实现 | 第71-74页 |
7.1.4 HS-Sniffer软件测试结果 | 第74-75页 |
7.2 Sensor、MAA、Console实现 | 第75-81页 |
7.2.1 Sensor实现 | 第75-77页 |
7.2.2 MAA实现 | 第77-78页 |
7.2.3 Console实现 | 第78-81页 |
7.3 原型测试 | 第81-84页 |
7.3.1 测试环境 | 第82-83页 |
7.3.2 测试结果和评价 | 第83-84页 |
8 结束语 | 第84-86页 |
8.1 总结 | 第84-85页 |
8.2 进一步工作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