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第一章 英美法预期违约理论 | 第11-15页 |
第一节 预期违约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11-14页 |
第二节 预期违约的特征 | 第14页 |
第三节 预期违约制度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预期违约制度的法律价值与经济分析 | 第15-21页 |
第一节 预期违约价值理论概述 | 第15-17页 |
第二节 预期违约的法律价值 | 第17-20页 |
第三节 预期违约的经济分析根据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预期违约的类型及其救济 | 第21-29页 |
第一节 明示预期违约的法律构成及其救济 | 第21-23页 |
第二节 默示预期违约的法律构成及其救济 | 第23-25页 |
第三节 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比较 | 第25-27页 |
第四节 预期违约救济中的赔偿范围 | 第27页 |
第五节 预期违约责任承担中合理预见规则的适用 | 第27-29页 |
第四章 预期违约与大陆法上的相关制度 | 第29-34页 |
第一节 拒绝履行与明示预期违约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不安抗辩权与默示预期违约 | 第30-34页 |
第五章 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 | 第34-39页 |
第一节 我国《合同法》的条文规定 | 第34页 |
第二节 我国合同法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应对 | 第34-39页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