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第一章 导论 | 第1-29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 | 第15-19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论 | 第19-25页 |
第四节 篇章结构 | 第25-27页 |
第五节 创新与特色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公司治理的实践与理论 | 第29-53页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的概念 | 第31-37页 |
第二节 公司治理问题的起源与发展 | 第37-43页 |
第三节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 第43-48页 |
第四节 公司治理机制 | 第48-53页 |
第三章 机构投资者与股东积极行动 | 第53-81页 |
第一节 机构投资者的概念 | 第55-60页 |
第二节 股东积极行动的兴起和发展 | 第60-64页 |
第三节 关于机构投资者积极行动的研究 | 第64-75页 |
第四节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与本文的方法 | 第75-81页 |
第四章 影响机构投资者监督积极性的内部因素 | 第81-109页 |
第一节 监督的收益-成本分析 | 第83-87页 |
第二节 投资规模和集中度 | 第87-93页 |
第三节 投资策略 | 第93-98页 |
第四节 利益冲突 | 第98-101页 |
第五节 代理问题 | 第101-107页 |
第六节 机构投资者监督积极性的比较 | 第107-109页 |
第五章 影响机构投资者监督积极性的外部因素 | 第109-143页 |
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结构 | 第111-119页 |
第二节 法律和监管环境 | 第119-127页 |
第三节 公司治理体系 | 第127-138页 |
第四节 机构投资者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影响 | 第138-143页 |
第六章 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方式及有效性 | 第143-177页 |
第一节 监督方式及其分类 | 第145-152页 |
第二节 监督的一般步骤 | 第152-155页 |
第三节 监督方式的比较 | 第155-159页 |
第四节 主要监督方式的有效性 | 第159-174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174-177页 |
第七章 机构投资者的监督领域及有效性 | 第177-201页 |
第一节 监督的领域 | 第179-188页 |
第二节 主要领域的监督有效性 | 第188-197页 |
第三节 影响不同领域监督有效性的因素 | 第197-20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00-201页 |
第八章 机构投资者监督角色的重新思考 | 第201-225页 |
第一节 金融模型下的分析 | 第203-211页 |
第二节 市场短视模型下的分析 | 第211-215页 |
第三节 治理机制创新与机构投资者 | 第215-225页 |
第九章 中国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 第225-273页 |
第一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和现状 | 第227-236页 |
第二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监督公司的必要性 | 第236-247页 |
第三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监督公司的条件 | 第247-262页 |
第四节 促进中国机构投资者发挥监督作用的建议 | 第262-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279页 |
后记 | 第2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