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双单体原位接枝插层法制备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31页
 1.1 纳米材料概述第14-15页
 1.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第15-16页
 1.3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PCN)第16-22页
  1.3.1 粘土的层状结构第16页
  1.3.2 层状硅酸盐粘土的有机化改性第16-17页
  1.3.3 纳米复合材料形成过程的热力学原理第17-18页
  1.3.4 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8-19页
  1.3.5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第19-22页
  1.3.6 聚合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表征第22页
 1.4 聚丙烯的改性第22-29页
  1.4.1 共聚改性第23-24页
  1.4.2 接技改性第24页
  1.4.3 共混改性第24-26页
  1.4.4 无机粒子填充改性第26-28页
  1.4.5 层状硅酸盐插层改性第28-29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第29-31页
第二章 实验原理第31-37页
 2.1 蒙脱土结构特征及插层原理第31-32页
 2.2 马来酸酐/苯乙烯双单体接枝聚丙烯的机理第32-33页
 2.3 PP溶液接枝插层有机蒙脱土的原理第33-35页
 2.4 纳米粒子增韧增强原理第35-37页
第三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第37-39页
 3.1 实验原料第37-38页
 3.2 实验设备第38-39页
第四章 测试及表征第39-42页
 4.1 PP接枝MAH/St双单体接枝率的测定第39页
 4.2 PP与有机蒙脱土原位接枝插层制备增强母料第39页
  4.2.1 母料的制备第39页
  4.2.2 母料中无机土含量的测定第39页
 4.3 PP/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CN)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第39-40页
  4.3.1 PCN的制备工艺第40页
  4.3.2 PCN力学性能的测试第40页
 4.4 表征第40-42页
  4.4.1 红外光谱(IR)第40页
  4.4.2 X-射线衍射(XRD)第40页
  4.4.3 扫描电镜(SEM)第40页
  4.4.4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第40-41页
  4.4.5 流变性能测试第41-42页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第42-70页
 5.1 蒙脱土的有机化研究第42-49页
  5.1.1 插层剂用量对层间距的影响第43-44页
  5.1.2 分散介质(水)对层间距的影响第44-45页
  5.1.3 陈化时间对插层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5.1.4 插层剂在MMT层间的排列方式第46-48页
  5.1.5 结论第48-49页
 5.2 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双单体接枝PP(PP-g-MAH/St)第49-52页
  5.2.1 PP-g-MAH/St的红外表征第49-50页
  5.2.2 接枝率的影响因素第50-52页
   5.2.2.1 MAH用量对PP-g-MAH接枝率的影响第50页
   5.2.2.2 St用量对MAH接枝率的影响第50-51页
   5.2.2.3 BPO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第51-52页
   5.2.2.4 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第52页
  5.2.3 结论第52页
 5.3 原位接枝插层法制备PP改性母料及其表征第52-57页
  5.3.1 原位接枝PP插层有机蒙脱土的初步研究第52-54页
  5.3.2 MAH/St双单体用量对母料中片层间距的影响第54-55页
  5.3.3 有机土用量对母料中片层间距的影响第55-56页
  5.3.4 结论第56-57页
 5.4 PP/蒙脱土的插层纳米复合材料(PCN)的XRD表征及力学性能第57-61页
  5.4.1 XRD表征第57-58页
  5.4.2 PCN的力学性能测试第58-60页
  5.4.3 结论第60-61页
 5.5 PCN缺口冲击断面的形貌第61-63页
 5.6 PCN的DSC表征第63-65页
  5.6.1 蒙脱土含量对PCN热性能的影响第63-64页
  5.6.2 蒙脱土含量对PCN相对结晶度的影响第64-65页
 5.7 蒙脱土对PP晶形的影响第65-68页
 5.8 PCN的流变特性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元素介入化学沉积钴基软磁薄膜的研究
下一篇: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