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7页 |
| 第一章 安乐死的概念 | 第7-18页 |
| 一、 安乐死的概念及相关问题 | 第7-16页 |
| (一) 安乐死的历史 | 第7-11页 |
| (二) 安乐死概念的发展及原因 | 第11-14页 |
| (三) 类型问题 | 第14-16页 |
| 二、 本文所讨论的安乐死的范畴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安乐死的法律和社会问题 | 第18-33页 |
| 一、 社会危害性的不确定性 | 第19-21页 |
| 二、 个人权利和社会权利 | 第21-22页 |
| 三、 对社会危害性问题的判明 | 第22-26页 |
| 四、 安乐死的社会需要性问题 | 第26-33页 |
| (一) 需要的实在性 | 第26-30页 |
| (二) 需要的可执行性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安乐死的立法问题及立法建议 | 第33-45页 |
| 一、 安乐死与故意杀人行为的区别 | 第35-37页 |
| 二、 安乐死的立法问题 | 第37-40页 |
| 三、 安乐死的技术立法问题 | 第40-45页 |
| (一) 绝症 | 第40-41页 |
| (二) 临终 | 第41-42页 |
| (三) 痛楚难忍 | 第42页 |
| (四) 真诚意愿 | 第42-44页 |
| (五) 死亡标准 | 第44页 |
| (六) 致死方法和执行人 | 第44-45页 |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45-47页 |
| 附录 | 第47-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