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九三一年水灾救济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5页 |
第一章 灾情及成因 | 第15-27页 |
第一节 灾情 | 第15-22页 |
一 水情与受灾范围 | 第15-16页 |
二 受灾人口与物资损失 | 第16-22页 |
第二节 水灾发生的原因 | 第22-27页 |
一 自然因素 | 第22-23页 |
二 社会因素 | 第23-27页 |
第二章 政府动员与赈济 | 第27-74页 |
第一节 政府的反应与动员 | 第28-33页 |
一 政府对水灾的认识 | 第28-30页 |
二 救灾动员 | 第30-33页 |
第二节 救灾机构的组织与工作 | 第33-51页 |
一 中央赈务委员会 | 第34-38页 |
二 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 | 第38-47页 |
三 湖北分会 | 第47-51页 |
第三节 湖北水灾急赈会 | 第51-65页 |
一 组织特色 | 第52-54页 |
二 救灾措施与筹备工作 | 第54-57页 |
三 急赈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57-65页 |
第四节 工赈与农赈 | 第65-74页 |
一 工赈 | 第66-72页 |
二 农赈 | 第72-74页 |
第三章 救灾中的社会力量 | 第74-97页 |
第一节 对水灾的认识及对政府动员的响应 | 第74-79页 |
第二节 民间救灾组织的设立及其活动 | 第79-97页 |
一 同乡组织 | 第80-81页 |
二 学界与医界 | 第81-84页 |
三 宗教团体 | 第84-87页 |
四 慈善团体 | 第87-92页 |
五 报界的活动 | 第92-97页 |
余论: 影响与反思 | 第97-114页 |
一 对民国救灾体制的影响 | 第97-103页 |
二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103-108页 |
三 救灾工作中的问题 | 第108-111页 |
四 经验与教训 | 第111-114页 |
主要征引史料及参考论著 | 第114-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