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证据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第二部分 电子证据的法律界定 | 第11-27页 |
一、 电子证据的概念 | 第11-14页 |
二、 电子证据的特征 | 第14-17页 |
三、 电子证据的种类 | 第17-27页 |
第三部分 证据资格--电子证据可采论 | 第27-43页 |
一、 证据制度特点考察 | 第28-29页 |
二、 传闻证据规则对电子证据的障碍与对策 | 第29-31页 |
三、 最佳证据规则对电子证据的障碍与对策 | 第31-34页 |
四、 我国立法现状 | 第34-36页 |
五、 电子证据:确立为我国第八种法定证据类型 | 第36-43页 |
第四部分 证据价值--电子证据证明力论 | 第43-51页 |
一、 电子证据证明力概述 | 第43-44页 |
二、 电子证据的客观性 | 第44-46页 |
三、 电子证据的关联性 | 第46-48页 |
四、 电子证据的合法性 | 第48-51页 |
第五部分 证据规则--电子证据程序论 | 第51-72页 |
一、 证据规则与程序概述 | 第51-53页 |
二、 电子证据取证规则 | 第53-61页 |
三、 电子证据举证规则 | 第61-65页 |
四、 电子证据查证规则 | 第65-67页 |
五、 电子证据采证规则 | 第67-72页 |
第六部分 电子证据的立法建言 | 第72-74页 |
第七部分 结束语 | 第74-77页 |
注释 | 第77-8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后记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