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论文--应用微生物学论文

乳酸酯酯酶菌种的筛选及其酶反应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34页
 第一部分 酯酶及其应用第9-20页
  前言第9-10页
  1. 酶的分类第10-11页
   1.1 按Aldridge的分类第10页
   1.2 按酯酶的标准分类第10-11页
  2. 酯酶的特性第11-12页
   2.1 酯酶与脂肪酶的差异第11页
   2.2 酯酶的催化特性第11-12页
  3. 酯酶的制取第12-13页
   3.1 酯酶的提取第12页
   3.2 酯酶的纯化第12-13页
  4. 酯酶的测定第13-15页
  5. 酯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15页
  6. 酯酶的应用第15-20页
   6.1 酯酶在酯类农药中的应用第15-18页
   6.2 酶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第18-19页
   6.3 酯酶在食品中的应用第19页
   6.4 酯酶在军事和环保中的应用第19-20页
 第二部分 L-乳酸研究综述第20-30页
  前言第20-22页
  1. L-乳酸的性质第22页
  2. L-乳酸的生产第22-28页
   2.1 用细菌发酵生产L-乳酸第23-24页
   2.2 用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第24-26页
   2.3 固定化微生物生产L-乳酸第26-27页
   2.4 酶法生产L-乳酸第27-28页
  3. 乳酸发酵的新工艺第28-29页
   3.1 连续发酵生产乳酸第28页
   3.2 萃取发酵第28页
   3.3 膜法发酵第28-29页
  4. 乳酸的提取工艺技术第29-30页
   4.1 钙盐法第29页
   4.2 酯化法第29页
   4.3 电渗析法第29-30页
   4.4 溶剂萃取法第30页
 第三部分 论文的设计思想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0-34页
  1. 论文的设计思想第30-33页
  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3-34页
第二章 产酯酶菌种的筛选第34-42页
 1. 酯酶产生菌的初筛和复筛第34-40页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4-37页
  1.2 结果和讨论第37-40页
 2. 菌种的初步鉴定第40-41页
 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菌株产酶特性的研究第42-54页
 1. 微生物产酶条件的研究第42-43页
 2. 结果与讨论第43-52页
  2.1 培养基选择第43-48页
  2.2 反应条件对产酶的影响第48-50页
  2.3 发酵罐培养第50-51页
  2.4 F-16菌株传代的稳定性和胞内、胞外酶的确定第51-52页
 3.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酯酶的酶学性质研究第54-61页
 1 酶反应的最适条件第54-57页
  1.1 酶的最适作用温度第54页
  1.2 酶的最适作用pH第54-55页
  1.3 酶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第55-56页
  1.4 酯酶底物特异性试验第56-57页
 2.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第57-60页
  2.1 酶反应的速度曲线第57-58页
  2.2 酶活与底物浓度的关系第58页
  2.3 动力学参数测定第58-60页
 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L-乳酸的分离第61-70页
 1. 有机溶剂萃取第61-62页
 2. 树脂吸附法分离第62-6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63-64页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4-68页
  2.3 乳酸在大孔吸附树脂A树脂吸附柱上解吸曲线第68-69页
 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70-72页
第七章 参考文献第72-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算机视觉玻壳缺陷检测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淀粉黄原酸酯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