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基于GIS和RS技术对南大港湿地资源和保护研究

1 前言第1-8页
 1.1 湿地研究的意义第7-8页
 1.2 南大港湿地的保护意义第8页
 1.3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第8页
2 基于GIS技术的环境因素分析第8-19页
 2.1 区域特征第8-9页
 2.2 地理信息系统在研究中的作用第9页
 2.3 基于GIS南大港湿地环境因子研究工作程序第9-11页
  2.3.1 数据来源及结构第9-10页
  2.3.2 数据的输入第10页
  2.3.3 数据格式化、转换第10页
  2.3.4 数据的存储与组织第10页
  2.3.5 应用分析第10页
  2.3.6 图形显示和结果输出第10-11页
 2.4 基于GIS对环境因子的分析第11-19页
  2.4.1 空间位置第11-12页
  2.4.2 地貌分析第12-13页
  2.4.3 气象因子研究第13-15页
  2.4.4 水资源分析第15-19页
3 利用遥感技术对南大港湿地现状类型分布调查第19-26页
 3.1 遥感数据来源第19页
 3.2 野外实地测量考察第19页
 3.3 技术方案第19-21页
 3.4 制定湿地分类系统第21-22页
 3.5 遥感图象解译方法第22-25页
 3.6 编制遥感影象解译图进行湿地面积量算第25-26页
4 南大港湿地功能研究第26-35页
 4.1 生物多样性第27-29页
  4.1.1 水生动植物第27-28页
  4.1.2 陆生生物资源第28-29页
 4.2 环境功能第29-31页
  4.2.1 净化水源第29-30页
  4.2.2 调节气候第30-31页
  4.2.3 蓄洪防旱第31页
 4.3 社会经济价值第31-32页
 4.4 旅游功能第32-33页
  4.4.1 景观优势第32-33页
  4.4.2 区位优势第33页
 4.5 科研功能第33-35页
5 南大港湿地的时空动态特征分析第35-47页
 5.1 湿地消长动态变化与气候环境因子相关关系第35-36页
 5.2 南大港湿地面积时空动态变化的遥感调查第36-41页
  5.2.1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36页
  5.2.2 不同时段的遥感信息特征第36-38页
  5.2.3 遥感解译图和湿地面积第38-41页
 5.3 南大港湿地气候环境变化第41-42页
 5.4 时空数据处理第42-45页
  5.4.1 归一化处理第42-44页
  5.4.2 灰色相关计算第44-45页
 5.5 湿地面积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第45页
 5.6 南大港湿地变化的人为因素分析第45-47页
6 湿地保护第47-54页
 6.1 湿地保护意义第47页
 6.2 保护措施第47-48页
 6.3 保护对象第48页
 6.4 保护区范围划分第48-50页
  6.4.1 分区原则第48页
  6.4.2 分区依据第48-49页
  6.4.3 利用GIS技术对保护区进行划分第49-50页
 6.5 保护区管理体系建设第50-52页
  6.5.1 管理保护的原则第50-51页
  6.5.2 管理保护体系建设第51页
  6.5.3 野生动物管理保护第51-52页
  6.5.4 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和整治第52页
 6.6 保护区效益评价第52-54页
  6.6.1 生态效益第52-53页
  6.6.2 社会效益第53页
  6.6.3 经济效益第53页
  6.6.4 总体评价与展望第53-54页
7 结束语第54-56页
主要参考书目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乐凯胶片集团经营战略研究
下一篇:安全协议模型检验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