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部 毛头牛蒡生药学研究 | 第6-27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毛头牛蒡商品调查 | 第7-11页 |
1.1 材料、方法、结果 | 第7-10页 |
1.2 结论与讨论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毛头牛蒡原植物形态研究及资源调查 | 第11-12页 |
2.1 毛头牛蒡原植物照片 | 第11页 |
2.2 毛头牛蒡实地资源调查 | 第11-12页 |
第三章 药材性状研究 | 第12-13页 |
第四章 毛头牛蒡药材组织形态及粉末形态鉴别研究 | 第13-16页 |
4.1 毛头牛蒡干燥成熟果实组织形态研究 | 第13-14页 |
4.2 毛头牛蒡干燥成熟果实粉末形态研究 | 第14-16页 |
第五章 毛头牛蒡化学成分研究 | 第16-22页 |
5.1 材料及仪器 | 第16页 |
5.1.1 仪器 | 第16页 |
5.1.2 试剂 | 第16页 |
5.1.3 药材 | 第16页 |
5.2 方法 | 第16-22页 |
5.2.1 化合物Ⅰ~Ⅷ分离流程 | 第16-17页 |
5.2.2 化合物结构的鉴定 | 第17-22页 |
第六章 毛头牛蒡药材中牛蒡苷的含量测定 | 第22-25页 |
6.1 材料与仪器 | 第22页 |
6.1.1 仪器与所用试剂 | 第22页 |
6.1.2 药材 | 第22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6.2.1 色谱条件 | 第22页 |
6.2.2 柱效与分离度计算: | 第22页 |
6.2.3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22-24页 |
6.2.4 线性范围考察 | 第24页 |
6.2.5 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加样回收率试验考察 | 第24页 |
6.3 结果 | 第24-25页 |
第七章 讨论 | 第25-26页 |
7.1 毛头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与牛蒡子原植物与药材组织形态学比较 | 第25页 |
7.2 毛头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与牛蒡子化学成分比较 | 第25-26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26-27页 |
第二部 中药显微鉴别 | 第27-56页 |
前言 | 第27-28页 |
第一章 中药显微鉴别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 | 第28-40页 |
第二章 8种生药的显微鉴别研究 | 第40-56页 |
文献综述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个人简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