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8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8-9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9页 |
·论文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范围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论文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步骤 | 第11-12页 |
2 黔东南苗族蝴蝶文化的历史背景概述 | 第12-13页 |
3 黔东南苗族蝴蝶造型的文化内涵 | 第13-17页 |
·祖先崇拜 | 第13-14页 |
·生殖崇拜 | 第14-15页 |
·动物崇拜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4 黔东南苗族蝴蝶文化的应用方式 | 第17-21页 |
5 黔东南苗族蝴蝶的造型方式 | 第21-25页 |
·自由造型方式 | 第21-22页 |
·间接造型法 | 第22-23页 |
·移形换位造型法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6 黔东南苗族蝴蝶文化与中原蝴蝶文化造型与寓意的异同点 | 第25-31页 |
·造型上 | 第25-28页 |
·相同之处 | 第25-26页 |
·不同之处 | 第26-28页 |
·寓意上 | 第28-29页 |
·相同 | 第28页 |
·不同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7 黔东南苗族蝴蝶文化的现代转型 | 第31-45页 |
·黔东南苗族蝴蝶文化向现代转型的现象 | 第31-33页 |
·黔东南苗族蝴蝶文化现代转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第33-34页 |
·必要性 | 第33-34页 |
·重要性 | 第34页 |
·黔东南蝴蝶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5页 |
·黔东南蝴蝶文化的现代转型所需要的条件 | 第35-36页 |
·个人的再创造 | 第35-36页 |
·外界的交流 | 第36页 |
·黔东南苗族蝴蝶文化现代转型的方法 | 第36-40页 |
·谐音的运用 | 第37页 |
·喻意的运用 | 第37-38页 |
·符号的运用 | 第38-40页 |
·黔东南苗族蝴蝶文化现代转型后丰富的寓意 | 第40-42页 |
·长寿祈求 | 第40-41页 |
·幸福期盼 | 第41-42页 |
·黔东南苗族蝴蝶文化向现代转型现状的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8 黔东南苗族蝴蝶文化的保护性开发 | 第45-52页 |
·黔东南蝴蝶文化旅游品开发的巨大市场 | 第45-46页 |
·黔东南苗族蝴蝶文化保护性开发的正确观点 | 第46-48页 |
·黔东南苗族蝴蝶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的战略思路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9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6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7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7页 |
C. 访谈提纲 | 第57-59页 |
D.《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黔东南征收排污费统计表 | 第59-60页 |
E.《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黔东南接待游客统计表 | 第60-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