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干流洪水特性及变化趋势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随机水文理论分析方法 | 第12页 |
·信息熵方法 | 第12-13页 |
·洮河流域洪水特性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7-27页 |
·传统的数理统计法 | 第17-20页 |
·参数估计法 | 第17-19页 |
·适线法 | 第19-20页 |
·洪水重现期的确定方法 | 第20页 |
·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 | 第20-21页 |
·Mann-Kendall法的原理 | 第20-21页 |
·Mann-Kendall法的步骤 | 第21页 |
·滑动平均法 | 第21-22页 |
·线性趋势回归分析法 | 第22-23页 |
·极大熵谱法 | 第23-25页 |
·极大熵谱法参数估计 | 第24页 |
·模型阶数m的选择 | 第24-25页 |
·应用极大商谱法分析洪水周期的步骤 | 第25页 |
·典型洪水推求面积比拟法的指数n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和水文序列分析 | 第27-4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7-29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7-29页 |
·地形地貌 | 第29页 |
·河流水系 | 第29页 |
·气象条件 | 第29页 |
·水文序列分析 | 第29-45页 |
·洪水水文资料 | 第29-32页 |
·洪水水文资料的审查和分析 | 第32-45页 |
第四章 洪水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 | 第45-68页 |
·洪水频率计算成果 | 第45-49页 |
·均值与集水面积的关系 | 第49-50页 |
·洪水变差系数C_ν与集水面积的关系 | 第50-51页 |
·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成果 | 第51-55页 |
·下巴沟站 | 第51-52页 |
·民县站 | 第52-53页 |
·李家村站 | 第53-54页 |
·红旗站 | 第54-55页 |
·滑动平均法成果 | 第55-58页 |
·下巴沟站 | 第55-56页 |
·岷县站 | 第56页 |
·李家村站 | 第56-57页 |
·红旗站 | 第57-58页 |
·线性趋势的回归分析成果 | 第58-60页 |
·极大熵谱周期分析成果 | 第60-68页 |
第五章 面积比拟法中n值的计算与分析 | 第68-81页 |
·典型洪水的选择 | 第68-73页 |
·指数n的计算与分析 | 第73-75页 |
·以“实测洪峰流量值”为基础 | 第73-74页 |
·以“每场洪水统一频率后的洪峰流量”为基础 | 第74-75页 |
·指数n取值规律小结 | 第75-81页 |
·以“实测洪峰流量值”为基础 | 第77-78页 |
·以“每场洪水统一频率后的洪峰流量”为基础 | 第78-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4页 |
·总结 | 第81-83页 |
·洪水特性总结 | 第81-82页 |
·洪水变化趋势总结 | 第82页 |
·面积比拟法指数n的取值规律总结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附录 | 第87-93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硏状况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