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谱干涉成像重构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成像光谱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8-1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干涉成像光谱技术 | 第12-21页 |
·干涉成像光谱学理论 | 第12-16页 |
·基本理论 | 第12-15页 |
·干涉成像光谱仪的优点 | 第15-16页 |
·三角共路型成像光谱技术方案 | 第16-20页 |
·技术原理 | 第16-17页 |
·系统方案 | 第17-20页 |
·前置光学系统 | 第18页 |
·三角共路分束器 | 第18-19页 |
·光谱成像系统 | 第19-20页 |
·技术方案平台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干涉成像光谱重构技术 | 第21-47页 |
·干涉光谱重构的基本步骤 | 第21-22页 |
·去趋势项及直流分量 | 第22-27页 |
·趋势误差的产生及影响 | 第22-23页 |
·最小二乘法去趋势项 | 第23-26页 |
·去除直流分量 | 第26-27页 |
·干涉图切趾 | 第27-35页 |
·仪器函数与分辨率 | 第27-30页 |
·切趾原理 | 第30-31页 |
·切趾函数的选取原则 | 第31-32页 |
·三角窗及其它切趾函数 | 第32-35页 |
·三角切趾函数 | 第32-33页 |
·广义余弦窗函数 | 第33-35页 |
·相位误差及校正 | 第35-43页 |
·相位误差的产生 | 第35-36页 |
·零位误差与取样相位误差 | 第36-39页 |
·零位误差的影响 | 第36-38页 |
·取样相位误差和双侧干涉图 | 第38-39页 |
·相位校正算法 | 第39-43页 |
·三点法确定零光程差位置 | 第39-40页 |
·Forman卷积法 | 第40-42页 |
·Mertz乘积法 | 第42-43页 |
·共轭对称化处理与傅里叶变换计算 | 第43-46页 |
·干涉图共轭对称化处理 | 第43-44页 |
·傅里叶变换计算复原光谱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高光谱重构实验及数据处理 | 第47-66页 |
·三角共路型成像光谱方案实验平台 | 第47-49页 |
·实验平台搭建 | 第47页 |
·光学成像系统各部件参数 | 第47-49页 |
·光谱重构实验及数据分析 | 第49-64页 |
·干涉图采集 | 第49-51页 |
·光谱定标 | 第51-52页 |
·切趾函数对复原光谱的影响 | 第52-57页 |
·切趾函数对相位校正的影响 | 第57-62页 |
·复原光谱数据分析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全文小结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