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度方法及其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理论及其方法研究 | 第20-39页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基本理论 | 第20-23页 |
·全要素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概念 | 第20-21页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构成 | 第21-22页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图解 | 第22-23页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度方法分析 | 第23-38页 |
·原子论方法 | 第23-25页 |
·生产函数法 | 第25-31页 |
·非参数法 | 第31-33页 |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 | 第33-38页 |
·参数法和非参数法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第3章 我国通信业TFP增长率测度模型的构建 | 第39-47页 |
·我国通信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39-41页 |
·我国通信业改革历程 | 第39页 |
·我国通信业经济增长分析 | 第39-41页 |
·通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度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41-42页 |
·通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度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 第41页 |
·通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1-42页 |
·基本假设 | 第42-44页 |
·假设一: 规模报酬不变 | 第43页 |
·假设二: 资源配置效率忽略不计 | 第43-44页 |
·通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度模型的构建 | 第44-47页 |
·随机前沿模型的选择 | 第44-45页 |
·技术效率的推导 | 第45-46页 |
·技术进步的推导 | 第46-47页 |
第4章 通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度的实证分析 | 第47-63页 |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47-51页 |
·数据的收集 | 第47页 |
·数据的处理 | 第47-51页 |
·基于Fronter4.1软件的参数估计 | 第51-56页 |
·Fronter4.1软件的操作流程 | 第51-54页 |
·实证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 第54-56页 |
·测算结果分析 | 第56-63页 |
·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技术进步测算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算结果分析 | 第59-63页 |
第5章 提高我国通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建议 | 第63-75页 |
·改进我国通信业的管制制度 | 第63-67页 |
·推进电信管制机构独立性,加强管管制能力 | 第63-65页 |
·提升电信管制机构人员素质,提高机构运作能力 | 第65-66页 |
·借鉴国际先进管制手段和方法,建立有效的监管环境 | 第66-67页 |
·加快我国通信业技术创新 | 第67-69页 |
·健全人才管理机制,激发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 第67-68页 |
·整合现有研发资源,打造强有力的研发体系 | 第68页 |
·制定专利战略方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第68-69页 |
·优化我国通信业资源配置 | 第69-72页 |
·避免通信业的重复建设,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 第69-71页 |
·倡导资源共享,降低电信企业的运营成本 | 第71页 |
·以消费需求为主导,进行电信设备资源整合 | 第71-72页 |
·促进我国通信业区域协调发展 | 第72-75页 |
·因地制宜,注重区域特色发展 | 第72-73页 |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引导区域间的合作 | 第73页 |
·各区域应抢抓机遇,走自强之路 | 第73-75页 |
结束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88页 |
附表1 通信业总业务量 | 第80-81页 |
附表2 经处理的固定资产存量 | 第81-82页 |
附表3 通信业从业人员 | 第82-83页 |
附表4 各地区通信业增加值增长率(%) | 第83-84页 |
附表5 经处理的固定资产存量增长率(%) | 第84-85页 |
附表6 通信业劳动增长率(%) | 第85-86页 |
附表7 技术效率增长率(%) | 第86-87页 |
附表8 技术进步增长率(%) | 第87-88页 |
附表9 全素生产率增长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