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桥梁加固维修的意义 | 第10-11页 |
·桥梁加固维修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 第11-15页 |
·增大截面加固法 | 第11页 |
·外包钢加固法 | 第11-12页 |
·粘贴钢板加固法 | 第12页 |
·锚拴—钢板加固法 | 第12-13页 |
·粘贴高强复合纤维加固法 | 第13-14页 |
·预应力加固法 | 第14页 |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8-20页 |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目的 | 第19-20页 |
第2章 预应力碳纤维 | 第20-29页 |
·FRP材料的历史 | 第20-22页 |
·CFRP复合材料 | 第22-27页 |
·碳纤维材料的历史与背景 | 第22-23页 |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所用主要材料的性能指标 | 第23-24页 |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技术的优越性 | 第24-25页 |
·碳纤维材料的性能 | 第25-27页 |
·预应力碳纤维法 | 第27-29页 |
·预应力碳纤维法的提出 | 第27-28页 |
·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法的特点 | 第28-29页 |
第3章 预应力CFRP加固RC梁正截面承载力理论分析 | 第29-44页 |
·基本假定 | 第29页 |
·本构关系 | 第29-32页 |
·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29-30页 |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30-31页 |
·碳纤维应力—应变曲线 | 第31-32页 |
·施加预应力时的应变、应力分析 | 第32-34页 |
·放张后的应变、应力分析 | 第34-35页 |
·消压弯矩 | 第35-36页 |
·开裂弯矩 | 第36-37页 |
·屈服弯矩 | 第37-38页 |
·极限承载力计算 | 第38-42页 |
·破坏形式 | 第38-39页 |
·界限破坏 | 第39-40页 |
·极限承载弯矩的计算 | 第40-42页 |
·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 | 第42-44页 |
·试验基本情况 | 第42-43页 |
·试验结果与理论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第4章 ANSY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44-68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44-49页 |
·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 第46-47页 |
·屈服、流动和强化准则 | 第47-48页 |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式 | 第48-49页 |
·非线性分析基本原理 | 第49-53页 |
·几何非线性 | 第49-51页 |
·材料非线性 | 第51-53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3-60页 |
·钢筋和 CFRP与混凝土粘结的数学模型 | 第53-54页 |
·基本假设 | 第54页 |
·材料参数 | 第54-55页 |
·本构关系 | 第55-56页 |
·单元选取 | 第56-57页 |
·建模 | 第57-58页 |
·网格划分 | 第58-59页 |
·预应力的施加 | 第59页 |
·初始弯矩的实现 | 第59页 |
·建模计算分析中的注意事项 | 第59-60页 |
·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的比较 | 第60-63页 |
·预应力CFRP加固梁挠度计算 | 第63-67页 |
·预应力CFRP加固梁破坏过程 | 第63-64页 |
·计算原则 | 第64-65页 |
·刚度计算 | 第65-66页 |
·挠度计算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8-70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尚存的问题及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