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主要理论 | 第18-23页 |
·知识产权及中药知识产权的研究范畴 | 第18-19页 |
·知识产权 | 第18页 |
·中药知识产权的研究范畴 | 第18-19页 |
·技术创新 | 第19-21页 |
·虚拟组织 | 第21-22页 |
·区域经济学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3-35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23-24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主要省份、自治区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24-35页 |
·广西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24-27页 |
·云南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27-29页 |
·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29-31页 |
·广东省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31-33页 |
·四川省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知识产权的现状分析 | 第35-72页 |
·泛珠三角区域五省、自治区中药知识产权的创造现状 | 第35-60页 |
·泛珠三角区域五省、自治区中药专利整体现状分析 | 第35-51页 |
·泛珠三角区域五省、自治区主要中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发明专利情况分析 | 第51-53页 |
·泛珠三角区域五省、自治区中药专利的技术分析 | 第53-60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知识产权的管理现状 | 第60-66页 |
·泛珠三角区域政府对中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 第60-63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 第63-65页 |
·泛珠三角区域复合性中药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现状分析 | 第65-66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知识产权的运用现状分析 | 第66-68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在知识产权运用发面取得的成绩 | 第66-67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67-68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 | 第68-72页 |
·中药专利保护 | 第68-69页 |
·中药商标保护 | 第69页 |
·中药的商业秘密保护 | 第69-70页 |
·中药行政保护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知识产权合作的模式研究 | 第72-80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知识产权专利联盟的合作模式 | 第72-73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知识产权虚拟企业的合作模式 | 第73-78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知识产权组建企业联盟的合作模式 | 第78-80页 |
第六章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知识产权发展的具体对策研究 | 第80-87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提升 | 第80-81页 |
·中药企业知识产权数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的对策 | 第80-81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企业未来关键技术路线的选择 | 第81页 |
·泛珠三角区域中药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提升 | 第81-84页 |
·泛珠三角区域政府层面中药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 第81-82页 |
·泛珠三角中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 第82-84页 |
·复合型中药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 | 第84页 |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 | 第84-85页 |
·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 第85-87页 |
·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 第85-86页 |
·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第86-87页 |
第七章 案例分析 | 第87-92页 |
·云南白药集团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 第87-88页 |
·自主创新与知识保护相辅相成的“三金模式” | 第88-90页 |
·云南白药和三金药业知识产权发展的相似之处 | 第90页 |
·云南白药和三金药业知识产权发展需要外力的拉动 | 第90-92页 |
结束语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