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1-25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8页 |
·农户理论 | 第13-16页 |
·农地金融制度理论 | 第16-18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8-22页 |
·农户问题研究 | 第18-20页 |
·农村金融改革研究 | 第20-21页 |
·农地金融制度实践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第23-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3-25页 |
2 农户与农地金融制度关系理论 | 第25-37页 |
·农户与农地金融制度关系基本理论 | 第25-31页 |
·静态理论 | 第25-27页 |
·动态理论 | 第27-30页 |
·农地金融制度发生的临界点 | 第30-31页 |
·我国农户与农地金融制度关系问题 | 第31-37页 |
·农户与农地金融制度关系问题的本质——农地权属关系转移 | 第32-33页 |
·农户与农地金融制度关系问题的落脚点——农地价值流转 | 第33-35页 |
·农户——农地价值流转——农地金融制度 | 第35-37页 |
3 农户与农地金融机构联结模型研究 | 第37-49页 |
·农户与农地金融制度关系量化研究的关键环节——影子价格理论 | 第37-38页 |
·农地金融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的测量 | 第38-43页 |
·农地影子价格和农地现实价格的计算 | 第38-41页 |
·农地金融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的计算 | 第41-42页 |
·对测算结果的分析和建议 | 第42-43页 |
·农户与农地金融机构联结模型 | 第43-46页 |
·简化的农户与农地金融机构联结模型 | 第43-45页 |
·复杂的农户与农地金融机构联结模型 | 第45-46页 |
·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第46-49页 |
4 农户与农地金融机构联结模型及其在区域金融管理中的应用—以广西为例 | 第49-60页 |
·广西农户融资现状 | 第49-52页 |
·农户融资渠道及资金需求缺口分析 | 第50页 |
·农户融资构成及成本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农户融资用途分析 | 第51页 |
·农户融资信用状况分析 | 第51-52页 |
·广西农户融资难的根源 | 第52-55页 |
·农户融资难的界定 | 第52-53页 |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缺失 | 第53-54页 |
·农户资金需求与金融机构经营原则及资金供给结构相矛盾 | 第54-55页 |
·农业风险与收益反向背离 | 第55页 |
·广西农户融资对农户经济的影响 | 第55-60页 |
·农户信贷供给及增长变动情况 | 第55-56页 |
·农户融资对农户经济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56-60页 |
5 农户与农地金融机构联结模型评价与政策建议 | 第60-66页 |
·农户与农地金融机构联结模型评价及运行条件 | 第60-61页 |
·农户与农地金融机构联结模型评价 | 第60页 |
·模型运行的配套条件以及引申的政策建议 | 第60-61页 |
·农户与农地金融制度关系理论的政策建议 | 第61-63页 |
·农地金融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之差所隐含的政策建议 | 第63-64页 |
·农户与农地金融机构联结模型在区域金融管理应用中的政策建议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