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含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重组菌的构建及其对菌株发酵产1,3-丙二醇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1,3-丙二醇介绍及其市场前景第12-13页
   ·1,3-丙二醇的生产方法第13-16页
     ·化学合成法第13-14页
     ·微生物合成法第14-16页
   ·生物法合成生产1,3-PD 的研究进展第16-19页
     ·生物合成1,3-丙二醇的菌种和生产能力第16页
     ·生物合成1,3-丙二醇发酵方式的研究第16-18页
     ·生物合成1,3-丙二醇的基因工程生产情况第18-19页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蛋白结构及细胞定位第19-20页
     ·DNA 改组第20-21页
     ·生理功能第21-22页
   ·透明产菌血红蛋白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第22-25页
     ·在抗生素生产中的应用第22-23页
     ·提高蛋白产量及酶活第23-24页
     ·在其它代谢产物生产中的应用第24页
     ·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第24-25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5-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7-38页
   ·材料第27-30页
     ·仪器第27页
     ·药品和试剂第27-28页
     ·菌种、质粒和引物第28-29页
     ·培养基第29-30页
     ·酶和试剂盒第30页
   ·方法第30-38页
     ·引物设计与PCR 扩增第30-31页
     ·DNA 的回收第31页
     ·PCR 产物克隆到T 载体第31页
     ·DNA 酶切第31页
     ·质粒稳定性测定(连续稀释培养检测)第31页
     ·菌体浓度的测定第31页
     ·CO 差光谱分析第31-32页
     ·辅酶NADH/NAD 测定第32-34页
     ·甲酸脱氢酶酶活测定第34页
     ·蛋白质的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34-35页
     ·代谢物分析方法第35-38页
第3章 原始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8-44页
 引言第38页
   ·菌株驯化方法的比较第38-40页
     ·驯化培养基第38-39页
     ·驯化培养基第39页
     ·驯化结果第39-40页
   ·不同溶氧摇瓶条件的考察第40-42页
     ·不同溶氧条件下菌体生长情况第41页
     ·不同溶氧条件下甘油消耗和1,3-PD 生成情况第41-42页
   ·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携带外源基因重组菌的构建第44-54页
 引言第44页
   ·原始菌抗性检测实验第44-45页
   ·外源表达VHB 重组菌的构建第45-49页
     ·vgb 基因的扩增第45-46页
     ·质粒pV 的构建第46-48页
     ·VHb 的表达及CO 差光谱分析第48-49页
   ·FDH、VHB 共表达重组菌的构建第49-53页
     ·fdh 基因的扩增第49-50页
     ·表达VHb、FDH 重组菌的构建第50-51页
     ·FDH、VHb 的表达及甲酸脱氢酶酶活测定第51-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质粒平均分配基因PARDE 的引入及质粒稳定性考察第54-60页
 引言第54页
   ·重组菌表达质粒PDV、PDFV 的构建第54-57页
     ·重组表达质粒构建第54-57页
   ·质粒稳定性的测定第57-59页
     ·不同重组质粒在菌体中的稳定性第57-58页
     ·菌株传代后FDH 酶活的变化第58-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引入对K.OXYTOCA 发酵1,3-丙二醇的影响第60-68页
 引言第60页
   ·重组菌不同溶氧条件下的生长特性第60-61页
   ·重组菌高溶氧条件下的代谢特性第61-63页
   ·重组菌低溶氧条件下的代谢特性第63-64页
   ·FDH、VHB共同引入对菌体发酵的影响第64-65页
   ·VHB 的引入对菌体内NADH/NAD 水平的影响第65-67页
   ·小结第67-6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结论第68-69页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附录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作者简介第80-81页
导师评阅表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油高转化菌K. pneumoniae XJPD-Li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
下一篇:发酵法提取苜蓿叶蛋白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