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表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艾灸足三里、梁门穴对健康大鼠心肌、脑组织、胃黏膜HSP70表达的影响 | 第14-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25页 |
1.材料 | 第14-16页 |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施灸材料 | 第14-15页 |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主要器械 | 第1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5-16页 |
2.方法 | 第16-25页 |
·动物分组 | 第16页 |
·穴位定位 | 第16页 |
·艾灸方法及皮温测试 | 第16-17页 |
·实验步骤 | 第17页 |
·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测定 | 第17-18页 |
·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表达测定 | 第18-23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3-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1.艾灸预处理对健康大鼠不同组织器官HSP70表达的影响 | 第25-26页 |
2.艾灸预处理对健康大鼠胃黏膜HSP70mRNA表达的影响 | 第26-27页 |
3.讨论 | 第27-31页 |
·针灸预处理的研究 | 第27-28页 |
·热休克蛋白70 | 第28-29页 |
·艾灸预处理对健康大鼠不同组织器官HSP70及HSP70mRNA表达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二部分 槲皮素阻断HSP70合成后艾灸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1-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40页 |
1.材料 | 第31-32页 |
·实验动物 | 第31页 |
·施灸材料 | 第31页 |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主要器械 | 第3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2页 |
2.方法 | 第32-40页 |
·动物分组 | 第32页 |
·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制备方法 | 第32页 |
·穴位定位 | 第32页 |
·艾灸方法及皮温测试 | 第32页 |
·槲皮素灌胃方法 | 第32-33页 |
·实验步骤 | 第33页 |
·胃黏膜损伤指数(UI)测定 | 第33页 |
·HSP70蛋白表达测定 | 第33-36页 |
·细胞凋亡测定 | 第36-39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1.艾灸预处理对模型大鼠胃黏膜细胞HSP70表达的影响 | 第40-41页 |
2.艾灸预处理对模型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UI)的影响 | 第41-42页 |
3.艾灸预处理对模型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AI)的影响 | 第42-43页 |
4.讨论 | 第43-47页 |
·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的选择与制备 | 第43页 |
·槲皮素与HSP70 | 第43-44页 |
·艾灸预处理对损伤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 第44-45页 |
·槲皮素阻断HSP70合成后,艾灸对损伤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5-47页 |
第三部分 艾灸通过诱导HSP70表达抑制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 | 第47-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1.材料 | 第47页 |
·实验动物 | 第47页 |
·施灸材料 | 第47页 |
·主要试剂 | 第47页 |
·主要器械 | 第4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7页 |
2.方法 | 第47-50页 |
·动物分组 | 第47-48页 |
·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制备方法 | 第48页 |
·穴位定位 | 第48页 |
·艾灸方法及皮温测试 | 第48页 |
·实验步骤 | 第48页 |
·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测定 | 第48页 |
·细胞凋亡、Apaf-1、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测定 | 第48-49页 |
·细胞色素C(Cyt-c)表达测定 | 第49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63页 |
1.艾灸预处理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的影响 | 第50-51页 |
2.艾灸预处理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51页 |
3.艾灸预处理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Cyt-c表达的影响 | 第51-52页 |
4.艾灸预处理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Apaf-1表达的影响 | 第52-53页 |
5.艾灸对模型大鼠胃黏膜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第53-55页 |
6.讨论 | 第55-63页 |
·Cyt-c、Caspase与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 | 第55-59页 |
·HSP70与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途径 | 第59-61页 |
·艾灸通过诱导HSP70表达对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 第61-63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63-79页 |
1.祖国"治未病"理论与"逆灸" | 第63-64页 |
2.祖国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第64-66页 |
3.现代医学对胃黏膜损伤与保护的认识 | 第66-69页 |
·细胞凋亡与胃黏膜损伤 | 第67-68页 |
·热休克蛋白70与胃黏膜保护 | 第68-69页 |
4.艾灸法的现代研究与选穴依据 | 第69-73页 |
·艾灸法的现代研究 | 第69-71页 |
·本研究的选穴依据 | 第71-73页 |
5.针灸防治胃黏膜损伤的研究概况 | 第73-75页 |
·临床研究 | 第73页 |
·实验研究概况 | 第73-75页 |
6.艾灸预处理保护胃黏膜的内在作用机制 | 第75-77页 |
·艾灸上调不同组织器官HSP70表达上调是艾灸防病保健的重要环节 | 第75页 |
·艾灸诱导的HSP70表达是艾灸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保护胃黏膜损伤的物质基础 | 第75-76页 |
·艾灸通过诱导HSP70表达对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途径的影响 | 第76-77页 |
7.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77-78页 |
8.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图 | 第88-93页 |
附录 文献综述 | 第9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题录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