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必要共同诉讼概述 | 第9-12页 |
第一节 必要共同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 第9-10页 |
一. 必要共同诉讼的特征 | 第9页 |
二. 必要共同诉讼请求权的形成 | 第9-10页 |
第二节 必要共同诉讼构成要件及其分类 | 第10-12页 |
一. 必要共同诉讼的构成要件 | 第10页 |
二. 必要共同诉讼的分类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必要共同诉讼考察 | 第12-19页 |
第一节 德国的必要共同诉讼考察 | 第12-14页 |
一. 必要共同诉讼的分类 | 第12-13页 |
二. 必要共同诉讼人之间的关系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日本必要共同诉讼考察 | 第14-15页 |
一.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 | 第14页 |
二. 类似必要共同诉讼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美国必要共同诉讼考察 | 第15-17页 |
一. 必要共同诉讼的分类 | 第15-16页 |
二. 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改革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我国台湾地区必要共同诉讼考察 | 第17-19页 |
一. 固有必要共同诉讼 | 第17-18页 |
二. 类似必要共同诉讼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存在的缺陷分析及学界的改革主张 | 第19-28页 |
第一节 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存在的缺陷分析 | 第19-22页 |
一. 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形态单一 | 第19-20页 |
二. 对“连带责任”界定不清,造成实体法与程序法不相契合 | 第20-21页 |
三. 我国必要共同诉讼重在法院合并审理的职能性,轻视当事人的处分性和适格性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学界改革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主张 | 第22-28页 |
一. 引入固有和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制度 | 第23-24页 |
二. 增设类似以及因牵连关系而形成的必要共同诉讼 | 第24-25页 |
三. 对于两种主张的评析 | 第25-28页 |
第四章 我国必要共同诉讼的改革与完善 | 第28-39页 |
第一节 必要共同诉讼形态的重构 | 第28-31页 |
一. 必要共同诉讼的分类 | 第28-30页 |
二. 必要共同诉讼形态重构的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必要共同诉讼人追加制度的改革 | 第31-33页 |
一. 对于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追加制度的理论综述 | 第31-32页 |
二. 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的追加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必要共同诉讼人内部关系的改革 | 第33-35页 |
一. 必要共同诉讼行为的牵连性 | 第33-34页 |
二. 必要共同诉讼人相互之间诉讼行为的独立性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必要共同诉讼中连带责任人诉讼地位的确定 | 第35-39页 |
一. 产生连带责任的债务 | 第35-36页 |
二. 连带责任人的诉讼地位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