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公共环境座椅及垃圾箱设计研究--营造宜人环境和文化意向手法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座椅、垃圾箱理论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理论座椅、垃圾箱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外理论座椅、垃圾箱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国内座椅、垃圾箱设计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座椅设计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垃圾箱设计现状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 ·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 ·城市公共环境 | 第13页 |
| ·文化意向 | 第13-14页 |
| ·宜人环境 | 第14页 |
| ·人体工程学 | 第14页 |
| ·小气候 | 第14页 |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4-15页 |
| ·城市公共空间 | 第14页 |
| ·城市公共环境与城市公共空间关系 | 第14-15页 |
| 2. 西安市户外公共环境分布 | 第15-25页 |
| ·西安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16页 |
| ·西安历史人文概况 | 第16-17页 |
| ·西安市户外公共环境的分布 | 第17-25页 |
| ·按文化意向分 | 第17-23页 |
| ·按小气候分 | 第23-25页 |
| 3. 西安市户外公共环境座椅设计 | 第25-74页 |
| ·座椅设计与宜人环境营造 | 第25-40页 |
| ·座椅的宜人尺度 | 第25-28页 |
| ·就座行为分析与宜人环境营造 | 第28-32页 |
| ·座椅及其周边环境宜人小气候营造 | 第32-40页 |
| ·西安市户外公共环境座椅的文化意向营造手法 | 第40-43页 |
| ·造型手法 | 第40-41页 |
| ·色彩选择 | 第41-42页 |
| ·材料选择 | 第42-43页 |
| ·西安典型户外公共环境座椅案例研究 | 第43-63页 |
| ·以芙蓉西路南段为例 | 第43-46页 |
| ·以西安交通大学广场为例 | 第46-49页 |
| ·以西安第四军医大学东花园为例 | 第49-51页 |
| ·以大唐芙蓉园为例 | 第51-58页 |
| ·以西安骡马市商业步行街为例 | 第58-60页 |
| ·大雁塔北广场西路为例 | 第60-63页 |
| ·设计实践1—延安枣园新天地旅游商业街座椅设计 | 第63-69页 |
| ·现状分析 | 第63-64页 |
| ·分区结构图 | 第64-65页 |
| ·威风锣鼓广场东段座椅设计分析 | 第65-67页 |
| ·山丹丹广场座椅设计分析 | 第67-69页 |
| ·设计实践2—西安浐灞生态小广场座椅设计 | 第69-73页 |
| ·项目概况 | 第69页 |
| ·设计原则 | 第69-70页 |
| ·广场一座椅设计分析 | 第70-71页 |
| ·广场四座椅设计分析 | 第71-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4. 西安市户外公共环境垃圾箱设计 | 第74-96页 |
| ·垃圾箱设计与宜人环境营造 | 第75-84页 |
| ·垃圾箱宜人尺度 | 第75-80页 |
| ·垃圾箱宜人小气候营造 | 第80-81页 |
| ·不同环境类型宜人环境营造 | 第81-84页 |
| ·垃圾箱文化意向营造手法 | 第84-88页 |
| ·造型手法 | 第84-85页 |
| ·色彩选择 | 第85页 |
| ·材料选择 | 第85-88页 |
| ·西安户外公共环境垃圾箱典型案例研究 | 第88-94页 |
| ·以西安市雁塔路北段为例 | 第88-90页 |
| ·以芙蓉西路南段为例 | 第90-91页 |
| ·以大唐芙蓉园为例 | 第91-92页 |
| ·以西安骡马市商业步行街为例 | 第92-94页 |
| ·设计实践—西安浐灞生态小广场垃圾箱设计 | 第94-95页 |
| ·项目概况 | 第94页 |
| ·浐灞节点垃圾箱设计 | 第94-95页 |
| ·小结 | 第95-96页 |
| 5. 结论 | 第96-100页 |
| ·座椅设计宜人环境营造手法 | 第96-97页 |
| ·垃圾箱设计宜人环境营造手法 | 第97-98页 |
| ·座椅垃圾箱文化意向营造手法 | 第98-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参考书目与文献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