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我国饮用水源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6页
   ·研究动机第9-10页
   ·研究现状综述第10-14页
   ·研究思路及重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价值方法第14页
     ·历史方法第14-15页
     ·分析法学方法第15页
     ·经济分析方法第15页
     ·文献引证方法第15-16页
2 饮用水源保护概述第16-22页
   ·饮用水源与饮用水源保护第16-20页
     ·我国饮用水源概况第17-18页
     ·饮用水源保护的内涵第18-19页
       ·饮用水源保护的概念第18页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的目的和主要手段第18-19页
     ·饮用水源保护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19-20页
       ·饮用水源是确保国民饮水安全的基础第19-20页
       ·饮水问题始终是我国农村的重要基础工作第20页
       ·饮用水源保护事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20页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饮用水源的特殊意义第20-22页
3 我国现行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分析第22-31页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立法的成果第22-26页
     ·法律方面第23-24页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方面第24-25页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方面第25-26页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立法的重要作用第26-27页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第27-31页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第27-29页
       ·饮用水源保护重城轻农第27页
       ·饮用水源保护重表轻下第27-28页
       ·饮用水源保护重点轻面第28页
       ·饮用水源保护的综合性法律法规缺失第28页
       ·对危害饮用水源的相关行为处罚力度较小第28-29页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第29-31页
       ·在整体上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第29页
       ·部分制度设计不科学,规制不明确,弹性大、可操作性不足第29-30页
       ·饮用水水质规范未能统一第30页
       ·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的缺陷第30-31页
       ·饮用水源管理制度的缺陷第31页
4 世界先进国家饮用水源法律保护制度及启示第31-40页
   ·世界先进国家关于饮用水源的法律保护第31-35页
     ·世界各国饮用水源现状第31-32页
     ·世界各国饮用水源保护问题的提出第32-34页
       ·饮用水源危机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第32-33页
       ·饮用水源危机可能引发国际政治问题第33页
       ·饮用水源危机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第33-34页
     ·世界各国关于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调控第34-35页
       ·实行按流域管理饮用水源第34页
       ·加强对深层地下饮用水源的保护第34-35页
       ·实行预警和紧急处置制度第35页
   ·中外饮用水源法律保护制度之比较第35-40页
     ·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制度比较第36-37页
     ·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制度比较第37-38页
     ·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比较第38-39页
     ·紧急处置制度比较第39页
     ·流域管理制度比较第39-40页
5 我国饮用水源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及基本框架重构第40-52页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第40-44页
     ·牢固树立饮用水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第40-42页
     ·确立饮用水源公益性的指导思想第42页
     ·坚持饮用水源保护绝对优先的指导思想第42-43页
     ·坚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第43-44页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44-46页
     ·预防原则第44页
     ·安全原则第44-45页
     ·区际公平原则第45页
     ·国家扶持原则第45页
     ·群防群治原则第45-46页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重构的基本内容第46-52页
     ·完善饮用水源保护法律体系第46-47页
       ·制定《饮用水源法》第46-47页
       ·完善饮用水源法规和规章第47页
     ·建立饮用水源优先保护制度第47页
     ·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第47-48页
     ·建立饮用水源紧急处置制度第48-49页
     ·建立饮用水源全程监测制度第49页
     ·建立饮用水源地补偿制度第49页
     ·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第49-50页
     ·建立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尤其是农药污染防治制度第50页
     ·建立科学的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责任体系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CD的金属板带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下一篇:树脂法综合回收铁氰化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