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传统环境监测方法 | 第10页 |
·ZIGBEE 技术 | 第10-11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1页 |
·论文组织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基于 Zigbee 的环境监测平台 | 第13-22页 |
·Zigbee 技术综述 | 第13-16页 |
·Zigbee 与 Wi-Fi 及蓝牙技术的比较 | 第13页 |
·Zigbee 的协议结构 | 第13-14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 | 第14-16页 |
·系统建设 | 第16-21页 |
·基于 Zigbee 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具体实施 | 第16-20页 |
·平台应用于环境监测的优势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智能节点硬件设计 | 第22-34页 |
·节点模块硬件设计 | 第22-25页 |
·微控制器选择 | 第25-27页 |
·通信模块选择 | 第27-28页 |
·传感器模块 | 第28-32页 |
·温湿度传感器选择 | 第28-29页 |
·光敏传感器选择(全光谱光强度传感器可见光谱光强度传感器) | 第29-30页 |
·CO_2 传感器选择 | 第30-31页 |
·SO_2 传感器选择 | 第31-32页 |
·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选择 | 第32页 |
·控制平台 | 第32-33页 |
·电源模块 | 第33页 |
·其他硬件设计 | 第33页 |
·程序下载口 | 第33页 |
·天线 | 第33页 |
·外部闪存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平台软件设计 | 第34-43页 |
·TinyOS 操作系统简介 | 第34-35页 |
·NesC 编程语言 | 第35页 |
·典型应用分析 | 第35-38页 |
·环境监测平台的软件实现 | 第38-42页 |
·CO_2 气体监测模块设计 | 第38-39页 |
·环境监测平台核心子程序 | 第39-40页 |
·可视化平台展示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节点模块接口标准化设计 | 第43-68页 |
·接口的设计 | 第43-44页 |
·MSP430 以及各种传感器输入输出端口简述 | 第44-48页 |
·MSP430F1611 的引脚分配 | 第44-47页 |
·各种环境监测传感器以及添加模块的输出格式 | 第47-48页 |
·I2C 测控接口扩展 | 第48-52页 |
·I2C 概念 | 第48页 |
·I2C 总线工作原理 | 第48-49页 |
·430 单片机的 I2C 实现 | 第49-50页 |
·I2C 扩展 | 第50-52页 |
·SPI 测控接口扩展 | 第52-55页 |
·SPI 概念 | 第52页 |
·SPI 工作原理 | 第52-53页 |
·430 单片机的 SPI 实现 | 第53-54页 |
·I2C 总线与 SPI 总线比较 | 第54-55页 |
·0-5v 和 0-10v 信号的标准化及测试 | 第55-59页 |
·0-5v 信号的标准化及测试 | 第55-56页 |
·0-10v 信号的标准化及测试 | 第56-59页 |
·4-20mA 电流型标准化 | 第59-65页 |
·有毒气体恒势电路介绍 | 第60-61页 |
·V/I 变换器电路 | 第61-63页 |
·4-20mA 电流信号标准化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第六章 实验与测试 | 第68-77页 |
·数据可靠性分析 | 第68页 |
·无线通信质量分析 | 第68-69页 |
·CO_2 浓度测试实验 | 第69-72页 |
·CO_2 浓度采样值分析 | 第72-76页 |
·冬、春、夏三季 CO_2 浓度变化情况分析 | 第72-74页 |
·平均日变化情况 | 第74页 |
·每日平均变化情况 | 第74-76页 |
·室内外变化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
详细摘要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