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0. 前言第14-1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6页
1.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概述第16-26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及成因第16-18页
     ·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第16-17页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第17-18页
   ·西方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第18-22页
     ·资产流动性管理阶段第18-20页
     ·负债流动性管理阶段第20-21页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平衡流动性管理)第21-22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衡量第22-26页
     ·财务比率指标第22-24页
     ·市场信号体系第24-26页
2.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流动性过剩第26-41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第26-31页
     ·宏观层面视角分析流动性过剩第26-28页
     ·商业银行视角分析流动性过剩第28-31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第31-36页
     ·从银行负债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第31-33页
     ·从银行资产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第33-36页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负面影响第36-39页
     ·银行盈利能力削弱,利息差收入降低第36-37页
     ·银行间过度竞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和利率风险增加第37页
     ·货币政策独立性削弱,宏观调控难度增加第37-38页
     ·资金需求与运用背离,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第38-39页
     ·经济结构失衡加剧,引发通货膨胀压力第39页
   ·“流动性过剩”背后存在隐患第39-41页
3.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分析第41-55页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第41-44页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诱因第44-50页
     ·流动性指标分析第44-48页
     ·不良贷款率偏高,资金回收困难第48-49页
     ·利率市场化改革引起流动性风险第49-50页
     ·银行业对外开放对流动性风险构成新威胁第50页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50-55页
     ·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主体错位第51页
     ·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意识薄弱第51-52页
     ·流动性管理指标体系有局限性第52-53页
     ·欠发达的金融市场束缚了有效的银行流动性管理第53-54页
     ·利率非完全市场化第54-55页
4. 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建议第55-65页
   ·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回归适度的银行流动性水平第55-59页
     ·完善我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使人民币拥有更大弹性第55-56页
     ·改变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探索外汇储备管理新渠道第56-57页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减弱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第57页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财富分配制度,减少储蓄倾向第57-58页
     ·全面推进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第58-59页
   ·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控制系统第59-62页
     ·发挥系统调控功能,建立流动性风险的内控机制第60页
     ·搞好预测和分析,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第60-62页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高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第62-63页
   ·完善银行破产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后记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下一篇:我国银行业的并购战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