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远动技术论文--远动化系统论文--远距离控制和信号、远距离控制和信号系统论文

可编程远程终端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7页
   ·课题背景和来源第11-12页
   ·RTU 的组成原理第12-13页
     ·RTU 的定义第12-13页
     ·RTU 的基本功能第13页
     ·对RTU 的基本要求第13页
   ·RTU 技术现状第13-15页
   ·本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15页
   ·论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UPRTU 的总体设计第17-37页
   ·UPRTU 的总体设计目标第17-18页
   ·功能需求分析第18-19页
     ·集成开发环境(IDE)的功能需求分析第18页
     ·CPU 模块的功能需求分析第18页
     ·I/O 模块的功能需求分析第18-19页
   ·设计原则第19页
   ·方案选择第19-21页
     ·代码执行方式第19-20页
     ·IDE 的运行平台的选择第20页
     ·CPU 模块软硬件平台的选择第20页
     ·基于现场总线的智能化I/O 模块第20-21页
   ·通信协议的设计第21-25页
     ·关于MODBUS 通信协议第21-22页
     ·自定义MODBUS 子协议的设计第22-25页
   ·地址空间划分以及内部寄存器的定义第25-29页
   ·伪执行代码的设计第29-37页
     ·伪执行代码结构的设计第29-30页
     ·配置表的设计第30-32页
     ·指令集的设计第32-37页
第三章 集成开发环境(IDE)的设计第37-46页
   ·IDE 的设计要求第37-39页
     ·IDE 界面的设计要求第37-38页
     ·IDE 的功能要求第38页
     ·其他要求第38-39页
   ·IDE 软件整体结构的设计第39-40页
   ·IDE 的核心算法的设计第40-46页
     ·算法思想第40-43页
     ·算法实现第43-46页
第四章 CPU 模块的设计第46-57页
   ·CPU 模块硬件平台的设计第46-47页
   ·CPU 模块软件平台的设计第47-49页
     ·CPU 模块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第47页
     ·CPU 模块软件结构的设计第47-49页
   ·配置文件以及主控程序的设计第49-50页
   ·共享内存的设计第50-55页
     ·数据结构的定义第51-53页
     ·映射关系的实现第53-54页
     ·软件模块的设计第54-55页
   ·软件系统设计流程以及启动执行过程第55-57页
第五章 输入/输出(I/O)的模块设计第57-76页
   ·UPRTU 的模块组成方式第57-58页
     ·一体式应用第57-58页
     ·分散式I/O 应用第58页
   ·UPRTU 内部(各模块间)通信协议的设计第58-64页
     ·CAN-BUS 概述以及其特点第59-60页
     ·CAN-BUS 应用层协议第60-61页
     ·自定义CAN-BUS 应用层协议的设计第61-64页
   ·I/O 模块的需求定义第64-69页
     ·性能要求第64页
     ·信号规格、连接端子和接线要求第64-69页
   ·I/O 模块的硬件设计第69-74页
     ·I/O 模块的硬件原理第69页
     ·I/O 模块微控制器的选择第69-70页
     ·CAN 总线接口电路的设计第70-72页
     ·I/O 接口电路的设计第72-74页
   ·I/O 模块的软件设计第74-76页
     ·I/O 模块软件结构的设计第74-75页
     ·CAN 通信程序的设计第75-76页
第六章 实现与测试第76-85页
   ·UPRTU 的实现第76-78页
     ·UPRTU 的研发过程第76-77页
     ·样机实物照片第77-78页
   ·UPRTU 的测试第78-85页
     ·通信测试第78-81页
     ·系统联调以及整体功能测试第81-83页
     ·速度测试第83页
     ·稳定性测试第83-85页
第七章 总结第85-87页
   ·工作总结第85-86页
     ·完成的工作第85页
     ·取得的主要成果第85页
     ·本课题的实用价值第85-86页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86页
   ·下一步工作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0-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新媒体浪潮下的受众主体意识
下一篇:情感虚拟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