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8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8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21-29页 |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 | 第21-23页 |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现状 | 第24-25页 |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的冲突 | 第26页 |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冲突成因分析 | 第26-29页 |
·独特的气候环境是冲突的客观成因 | 第26-27页 |
·以种粮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是冲突的内在成因 | 第27页 |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是冲突的外部成因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基于农业节水转移的西北地区人口承载能力估算 | 第29-35页 |
·农业节水转移及其可能性 | 第29-30页 |
·评价思路及模型设定 | 第30-31页 |
·评价思路 | 第30页 |
·模型设定 | 第30-31页 |
·参数分析与估算 | 第31-33页 |
·农业节水潜力参数 | 第31-32页 |
·用水定额参数 | 第32页 |
·社会经济参数 | 第32-33页 |
·水资源人口承载能力预测 | 第33-34页 |
·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水约束下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 第35-42页 |
·评价的理论依据 | 第35-36页 |
·农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规律 | 第35页 |
·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 | 第35-36页 |
·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38页 |
·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第36-37页 |
·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7-38页 |
·西北地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 | 第38-41页 |
·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第38-40页 |
·西北地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评价 | 第40-41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分析 | 第42-54页 |
·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第42-43页 |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方向 | 第45-52页 |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与农业用水结构的相关分析 | 第45-49页 |
·分省区农业结构与农业用水结构的相关分析 | 第49-51页 |
·西北地区未来农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确定 | 第51-52页 |
·农业结构调整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经济分析 | 第52-53页 |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激励模式 | 第54-61页 |
·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 第54-56页 |
·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 第54-56页 |
·农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 第56页 |
·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激励模式 | 第56-61页 |
·激励因素选择 | 第57页 |
·三元市场驱动模式 | 第57-61页 |
第七章 水资源约束下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第61-67页 |
·大力推进水权交易市场建设 | 第61-62页 |
·农用水权初始分配 | 第61-62页 |
·水权交易市场建设 | 第62页 |
·努力构建流域统一管理体制 | 第62-63页 |
·积极完善农产品市场环境建设 | 第63-64页 |
·理顺土地利用结构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 | 第64-65页 |
·积极推行虚拟水战略 | 第65-66页 |
·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支持力度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