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选题目的 | 第13-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相关概念说明 | 第14-16页 |
·农业环境 | 第14-15页 |
·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问题 | 第15页 |
·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及其关系 | 第15页 |
·生态补偿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6-2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20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20-2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3-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25-35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5-28页 |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第28-2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9-31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31-32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32-33页 |
·资源的有偿使用理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陕北农业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现状分析 | 第35-42页 |
·陕北生态经济现状 | 第35-37页 |
·研究区位 | 第35页 |
·自然环境 | 第35-36页 |
·自然资源 | 第36-37页 |
·社会经济 | 第37页 |
·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对农业环境影响的现状 | 第37-40页 |
·占用耕地,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 第37-38页 |
·水资源损失严重 | 第38页 |
·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 第38-39页 |
·“三废”污染严重 | 第39-40页 |
·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影响农业环境的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基地建设缺乏科学指导 | 第40页 |
·开采方式不当 | 第40页 |
·环境治理责任落实不力 | 第40-41页 |
·补偿标准过低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陕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 | 第42-54页 |
·评价思路 | 第42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2-45页 |
·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 第42-43页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43页 |
·评价指标遴选方法 | 第43页 |
·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3-45页 |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原理 | 第45-46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6-51页 |
·专家调查法 | 第46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6-49页 |
·熵值法 | 第49-51页 |
·评价值的计算与分析 | 第51-54页 |
·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 | 第51-52页 |
·资源、环境子系统对农业系统的支持状况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农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模式 | 第54-65页 |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农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 | 第54-57页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第55页 |
·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组合 | 第55-57页 |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农业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 第57-65页 |
·工业领域循环经济模式 | 第57-61页 |
·农业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模式 | 第61-65页 |
第六章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农业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机制 | 第65-82页 |
·生态补偿机制 | 第65-75页 |
·生态环境补偿的原则 | 第65-66页 |
·生态环境补偿主体与补偿方式的分析 | 第66-69页 |
·生态补偿需求分析 | 第69-73页 |
·生态补偿结构体系 | 第73-75页 |
·排污收费机制 | 第75-77页 |
·排污收费机制的意义 | 第75页 |
·排污收费机制的特点 | 第75-76页 |
·排污收费机制的内容 | 第76-77页 |
·排污权交易机制 | 第77-82页 |
·排污权交易机制的现实意义 | 第77-78页 |
·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原则 | 第78-79页 |
·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内容和形式 | 第79-82页 |
第七章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农业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 第82-90页 |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农业环境协调发展的技术措施 | 第82-85页 |
·土地资源保护的主要技术措施 | 第82-83页 |
·大气污染的预防与治理技术措施 | 第83-84页 |
·水污染治理的技术措施 | 第84-85页 |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农业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 第85-90页 |
·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 第85-86页 |
·用法律手段保证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 第86-87页 |
·用科技进步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 | 第87-88页 |
·加大治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 第88页 |
·建立绿色GDP 核算体系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作者简介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