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4-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作物生产潜力的概念 | 第15-16页 |
|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黄土高原旱作粮田土壤干燥化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 ·黄土高原旱作粮田土壤干燥化现象 | 第18-19页 |
| ·黄土高原旱作粮田干燥化原因及危害 | 第19-20页 |
| ·黄土高原土壤干燥化的量化指标 | 第20页 |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3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黄土高原不同气候区旱作粮田土壤水分生态环境调查 | 第22页 |
| ·黄土高原地区旱作粮田模拟研究的数据库组建 | 第22-23页 |
| ·WinEPIC 模型的验证和修订 | 第23页 |
| ·黄土高原地区旱作粮田作物水分生产力与土壤水分动态模拟研究 | 第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 ·旱作粮田土壤水分状况面上调查 | 第23-24页 |
| ·计算机系统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 | 第24页 |
| ·EPIC 模型介绍 | 第24-30页 |
| ·EPIC 模型的简介 | 第24-25页 |
| ·WinEPIC 模型的结构和功能 | 第25-26页 |
| ·WinEPIC 模型模拟作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 第26-30页 |
| 第三章 不同地区农田土壤干燥化状况调查 | 第30-36页 |
| ·不同地区农田 0~600cm 土层土壤含水量 | 第30-32页 |
| ·不同地区农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特征 | 第32-35页 |
| ·固原农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特征 | 第32-33页 |
| ·定西农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特征 | 第33-35页 |
| ·海原农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特征 | 第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WinEPIC 模型数据库组建 | 第36-46页 |
| ·WinEPIC 模型气象数据库组建 | 第36-39页 |
| ·WinEPIC 模型剖面理化性状土壤数据库组建 | 第39-42页 |
| ·WinEPIC 模型土壤数据库中的参数 | 第39页 |
| ·不同地区典型土壤参数的收集与数据库组建 | 第39-42页 |
| ·WinEPIC 模型作物生长参数数据库组建 | 第42-43页 |
| ·作物生长参数数据库的构成和参数 | 第42-43页 |
| ·WinEPIC 模型作物参数数据库组建 | 第43页 |
| ·WinEPIC 模型肥料特性参数数据库组建 | 第43-44页 |
| ·数据库中肥料的参数 | 第43-44页 |
| ·数据库中新肥料参数的添加 | 第44页 |
| ·WinEPIC 模型田间管理数据库组建 | 第44-46页 |
| ·田间管理数据库的作用和参数 | 第44-45页 |
| ·田间管理数据库的组建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WinEPIC 模型的应用验证 | 第46-49页 |
| ·WinEPIC 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春玉米模拟精度验证 | 第46-47页 |
| ·WinEPIC 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春小麦模拟精度的验证 | 第47-48页 |
| ·WinEPIC 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马铃薯应用验证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固原春小麦和春玉米产量动态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 | 第49-60页 |
| ·模拟研究方法 | 第49页 |
| ·固原实时降水特征 | 第49-50页 |
| ·固原不同施肥水平下作物产量动态模拟 | 第50页 |
| ·固原不同施肥水平下作物生长期干旱胁迫的变化 | 第50-52页 |
| ·固原不同施肥水平下作物生长期氮素胁迫的变化 | 第52页 |
| ·固原不同施肥水平下粮田 0~7m 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变化 | 第52-55页 |
| ·固原不同施肥水平下粮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特征 | 第55-58页 |
| ·固原旱作粮田土壤水分承载力 | 第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七章 榆林春小麦和春玉米产量动态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 | 第60-69页 |
| ·模拟研究方法 | 第60页 |
| ·榆林实时降水特征 | 第60页 |
| ·榆林不同施肥水平下作物产量变化动态模拟 | 第60-61页 |
| ·榆林不同施肥水平下粮田 0~7m 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变化 | 第61-64页 |
| ·榆林不同施肥水平下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动态模拟 | 第64-65页 |
| ·榆林不同施肥水平下粮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特征 | 第65页 |
| ·榆林旱作粮田土壤水分承载力 | 第65-67页 |
| ·小结 | 第67-69页 |
| 第八章 海原春小麦和马铃薯产量动态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 | 第69-76页 |
| ·模拟研究方法 | 第69页 |
| ·海原实时降水特征 | 第69页 |
| ·海原不同施肥水平下旱作粮田作物产量变化动态模拟 | 第69-70页 |
| ·海原不同施肥水平下粮田 0~7m 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变化 | 第70-73页 |
| ·海原不同施肥水平下粮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特征 | 第73-74页 |
| ·海原旱作粮田土壤水分承载力 | 第74页 |
| ·小结 | 第74-76页 |
| 第九章 不同降水类型区春小麦产量动态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比较 | 第76-81页 |
| ·模拟研究方法 | 第76页 |
| ·不同降水类型区实时降水特征 | 第76页 |
| ·不同降水类型区春小麦产量变化动态模拟 | 第76-77页 |
| ·不同降水类型区春小麦田 0~7m 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变化 | 第77-78页 |
| ·不同类型区春小麦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特征 | 第78-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第81-84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 ·讨论 | 第82-84页 |
| ·关于WinEPIC 模型 | 第82-83页 |
| ·关于模拟研究结果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作者简介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