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植物残体的主要成分及其转化 | 第11-12页 |
| ·植物残体的主要成分 | 第11页 |
| ·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的转化 | 第11-12页 |
| ·植物残体腐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固定与释放 | 第12-13页 |
| ·植物残体腐解过程腐解物和腐殖质的生物化学变化 | 第13-14页 |
| ·腐解过程腐解物的变化 | 第13-14页 |
| ·对腐殖质的影响 | 第14页 |
| ·土壤中活性有机质 | 第14-16页 |
| ·土壤中有机酸研究 | 第16-18页 |
| ·有机酸的来源 | 第16页 |
| ·有机酸的种类 | 第16页 |
| ·土壤中有机酸的研究 | 第16-18页 |
| ·色谱分析在有机酸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 ·试验区概况与土壤条件 | 第19页 |
| ·气候条件与植被概况 | 第19-20页 |
| ·材料来源与试验设计 | 第20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0-23页 |
| ·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 | 第20页 |
|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测定 | 第20页 |
| ·有机酸测定 | 第20-23页 |
| ·计算公式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 第24-28页 |
| ·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第24页 |
| ·不同植被类型对全量养分的影响 | 第24-25页 |
| ·不同植被类型对全N 的影响 | 第24页 |
| ·不同植被类型对全P 的影响 | 第24-25页 |
| ·不同植被类型对全K 的影响 | 第25页 |
| ·不同植被类型对速效养分的影响 | 第25-26页 |
| ·不同植被类型对碱解N 的影响 | 第25-26页 |
| ·不同植被类型对速效P 的影响 | 第26页 |
| ·不同植被类型对速效K 的影响 | 第26页 |
|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中活性有机质研究 | 第26-28页 |
|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中活性有机质变化 | 第26-27页 |
|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中活性有机质与土壤有机质变化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不同植被覆盖下植物残体分解特性和养分释放 | 第28-35页 |
| ·植物残体腐解残留量的变化 | 第28-30页 |
| ·不同植被覆盖下植物残体腐解残留量的变化 | 第28页 |
| ·不同处理植物残体腐解残留量 | 第28-30页 |
| ·不同处理植物残体腐解残留率的变化 | 第30-31页 |
| ·腐解物养分含量的变化 | 第31-33页 |
| ·腐解物有机C 含量的变化 | 第31页 |
| ·腐解物全N 含量的变化 | 第31-33页 |
| ·腐解物全K 含量的变化 | 第33页 |
| ·养分释放率的变化 | 第33-35页 |
| ·释N 率的变化 | 第33页 |
| ·释K 率的变化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植物残体腐解过程有机酸变化 | 第35-40页 |
|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中有机酸变化 | 第35页 |
|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中有机残体腐解过程的有机酸动态变化 | 第35-37页 |
|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中不同处理有机残体腐解过程的有机酸动态变化 | 第37-40页 |
| 第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用植被覆盖下各有机酸动态研究 | 第40-54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中有机酸变化 | 第40-41页 |
|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中植物残体腐解有机酸种类 | 第41-44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中植物残体腐解过程机酸含量变化 | 第44-54页 |
| ·玉米腐解物腐解过程各有机酸变化 | 第44-45页 |
| ·玉米+N 处理腐解物在腐解过程各有机酸变化 | 第45-46页 |
| ·大油茫腐解物在腐解过程各有机酸变化 | 第46-47页 |
| ·大油茫+N 处理腐解物在腐解过程各有机酸变化 | 第47-48页 |
| ·苜蓿腐解物在腐解过程各有机酸变化 | 第48-49页 |
| ·沙棘腐解物在腐解过程各有机酸变化 | 第49-50页 |
| ·辽东栎腐解物在腐解过程各有机酸变化 | 第50-52页 |
| ·辽东栎+N 处理腐解物在腐解过程各有机酸变化 | 第52-54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