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食用菌的开发利用 | 第9页 |
·真姬菇 | 第9-11页 |
·真姬菇的生物学特性 | 第9-10页 |
·真姬菇子实体的生长条件 | 第10页 |
·真姬菇子实体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 第10-11页 |
·食药用真菌多糖 | 第11-14页 |
·真菌多糖的药理作用 | 第12-13页 |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发酵生产及开发利用现状 | 第13-14页 |
·食用菌液体深层培养技术研究 | 第14-17页 |
·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概念的提出 | 第15页 |
·食用菌液体深层培养的优越性 | 第15-16页 |
·食用菌液体深层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 第17页 |
·微生物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Plackett-Burman 设计 | 第17页 |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设计 | 第17-18页 |
·真姬菇液体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真姬菇液体培养用菌种筛选 | 第21-28页 |
·引言 | 第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菌种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培养基 | 第21-22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2页 |
·试验设计 | 第22页 |
·指标检测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7页 |
·各菌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 | 第23页 |
·各菌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 | 第23-24页 |
·各菌种的产多糖特性 | 第24-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真姬菇液体培养的营养条件优化 | 第28-44页 |
·引言 | 第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菌种 | 第28页 |
·培养基 | 第28-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9-30页 |
·试验设计 | 第30-31页 |
·指标检测 | 第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43页 |
·碳源种类优化 | 第31-33页 |
·氮源种类优化 | 第33-35页 |
·无机盐种类优化 | 第35-36页 |
·重要营养因子的筛选 | 第36-38页 |
·重要营养因子的水平优化 | 第38-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真姬菇液体培养的环境条件优化 | 第44-53页 |
·引言 | 第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菌种 | 第44页 |
·培养基 | 第44页 |
·主要试剂 | 第44-4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试验设计 | 第45页 |
·指标检测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初始pH 优化 | 第46-47页 |
·培养温度优化 | 第47-48页 |
·装液量优化 | 第48-49页 |
·接种量优化 | 第49页 |
·摇床转速优化 | 第49-50页 |
·种龄的确定 | 第50-51页 |
·最优条件下的菌种生长与产多糖曲线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