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碳纳米管缺陷对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影响的第一原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36页
   ·概述第11-13页
   ·碳纳米管的实验制备第13-15页
   ·碳纳米管的基本性质第15-17页
     ·碳纳米管的几何结构第15-17页
     ·碳纳米管的电子性质第17页
   ·碳纳米管中的拓扑缺陷第17-19页
   ·碳纳米管管壁的分子吸附第19-21页
   ·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质第21-23页
     ·场发射的一般理论第21页
     ·碳纳米管的场发射第21-22页
     ·缺陷吸附对碳纳米管场发射性质的调节第22-23页
   ·碳纳米管的输运性质第23-32页
     ·完整碳管的输运性质第25-27页
     ·缺陷对碳纳米管输运性质的改变第27-28页
     ·掺杂的效应第28-30页
     ·气体分子吸附对碳管输运性质的影响第30-31页
     ·碳管变形对输运性质的影响第31-32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32-36页
     ·论文研究目标第32-34页
     ·各章主要内容第34-36页
第2章 理论方法第36-54页
   ·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第36-40页
     ·多粒子薛定谔方程第36-37页
     ·绝热近似第37-38页
     ·Hohenberg-Kohn定理第38页
     ·Kohn-Sham方程第38-39页
     ·交换关联泛函第39-40页
     ·体系的总能第40页
   ·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第40-44页
     ·基于平面波基的Kohn-Sham方程第41-42页
     ·k空间积分第42页
     ·赝势方法第42-44页
   ·第一原理团簇方法――DMol第44-47页
     ·基于原子轨道基的Kohn-Sham方程第44-45页
     ·数值基组第45-46页
     ·Mulliken占据数第46页
     ·态密度第46-47页
   ·计算电子输运性质的格林函数方法第47-52页
     ·格林函数方法的基本公式第47-49页
     ·TRANK程序中对于偏压的引入第49-50页
     ·TRANK中使用的DFT程序SIESTA第50页
     ·TRANK程序流程第50-52页
   ·结合第一原理与经验原子势的多尺度方法第52-54页
     ·多尺度方法第52-53页
     ·经验原子间相互作用势方法第53-54页
第3章 气体吸附对碳纳米管场发射性质的影响第54-65页
   ·本章引论第54-55页
   ·模型及理论方法第55页
     ·计算模型第55页
     ·计算方法第55页
   ·计算结果及讨论第55-64页
     ·气体分子在碳管上的吸附第55-61页
     ·甲基和羟基在碳管上的吸附第61-64页
   ·结论第64-65页
第4章 碳管拉伸的第一原理模拟及输运性质计算第65-75页
   ·本章引论第65页
   ·模型及理论方法第65-66页
     ·第一原理计算第65-66页
     ·输运性质计算第66页
   ·计算结果和讨论第66-73页
     ·不同应变下的几何结构第66-68页
     ·CNT-DV体系输运性质计算第68-71页
     ·CNT-DV体系的临界应变第71-72页
     ·倾斜双空位体系的结构和透射函数第72-73页
   ·相关的计算测试第73页
   ·结论第73-75页
第5章 碳管拉伸的多尺度模拟第75-83页
   ·本章引论第75页
   ·模型及理论方法第75-77页
     ·杂化的多尺度方法第75-76页
     ·输运性质计算第76-77页
   ·计算结果和讨论第77-81页
     ·使用多尺度方法弛豫几何结构第77-78页
     ·中间区域的电子结构第78-80页
     ·中心区的输运性质第80页
     ·与上一章中VASP计算结果的对比第80-81页
   ·结论第81-83页
第6章 碳管双空位体系吸附氧气的第一原理模拟及输运性质计算第83-95页
   ·本章引论第83-84页
   ·模型及理论方法第84页
     ·第一原理结构弛豫第84页
     ·输运性质计算第84页
   ·计算结果和讨论第84-91页
     ·氧气在双空位处的物理吸附第84-87页
     ·氧气在双空位处的化学吸附第87-89页
     ·氧原子在碳管双空位处的化学吸附第89-91页
   ·相关的计算测试第91-93页
     ·不同偏压下电导的测试第91-92页
     ·VASP与SIESTA计算的局域态密度的对比测试第92-93页
     ·物理吸附中不同吸附距离的测试第93页
   ·结论第93-95页
第7章 结论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0-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纺丝法制备ZnO纳米纤维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配位型有机/无机复合半导体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