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能耗等时到温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序言 | 第15页 |
·塑料机械温度控制系统介绍 | 第15-20页 |
·挤出成型设备温度控制的发展和现状 | 第15-17页 |
·注塑机温度控制的发展和现状 | 第17页 |
·前人研究成果 | 第17-20页 |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最小能耗等时到温控制方案设计 | 第23-27页 |
·总体控制方案设计 | 第23-24页 |
·硬件设计方案 | 第24页 |
·软件设计方案 | 第24-25页 |
·抗干扰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等时到温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27-47页 |
·系统硬件需要完成的任务 | 第27页 |
·系统硬件设计原则 | 第27-28页 |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28-43页 |
·测温传感器的选择和特性 | 第28-31页 |
·温度采样和转换电路 | 第31-36页 |
·多路开关CD4051的选择及扩展电路 | 第31-32页 |
·转换芯片MAX6675的选择及扩展电路 | 第32-36页 |
·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 | 第36-43页 |
·单片机选型 | 第36-39页 |
·AT89S52外围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串行传输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继电器控制电路设计 | 第41-43页 |
·硬件系统的抗干扰 | 第43-47页 |
·抗干扰的必要性 | 第43页 |
·单片机系统的主要干扰源 | 第43-44页 |
·干扰后果表现 | 第44页 |
·抗干扰措施 | 第44-47页 |
第四章 等时到温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7-63页 |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47-53页 |
·KeilC51软件设计平台 | 第47-48页 |
·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 第48-50页 |
·滤波程序 | 第50-51页 |
·看门狗程序 | 第51-53页 |
·串行通讯程序 | 第53页 |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53-59页 |
·VC++6.0软件开发环境 | 第53-55页 |
·上位机串行通讯程序设计 | 第55-57页 |
·温度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第57-59页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59-63页 |
第五章 基于阶跃响应的等时到温控制方法研究 | 第63-75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阶跃响应建模基本原理 | 第64-66页 |
·阶跃响应法试验要求 | 第64页 |
·“两点法”计算近似传递函数 | 第64-66页 |
·阶跃响应下挤出机筒建模 | 第66-71页 |
·基于模型的等时到温控制算法的实现 | 第71-75页 |
·问题描述 | 第71页 |
·基于模型的后启动时间整定 | 第71-75页 |
第六章 基于模糊方法的等时到温控制研究 | 第75-91页 |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75-84页 |
·模糊化过程 | 第76-77页 |
·知识库 | 第77-80页 |
·推理决策 | 第80-82页 |
·清晰化过程 | 第82-84页 |
·等时到温控制算法的模糊实现 | 第84-91页 |
·精确量模糊化 | 第85-88页 |
·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 | 第88页 |
·模糊判决 | 第88-89页 |
·模糊控制输出量的优化搜索 | 第89-91页 |
第七章 两种控制方法对比与总结 | 第91-99页 |
·实验设备 | 第91-92页 |
·基于模型等时到温方法数据的实验验证及分析 | 第92-95页 |
·优化搜索模糊等时到温控制实验数据及分析 | 第95-98页 |
·两种控制方法总结 | 第98-99页 |
第八章 课题总结与展望 | 第99-101页 |
·课题总结 | 第99页 |
·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109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09-110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