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 ·ABS树脂简介及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 ·聚合物的阻燃机理 | 第15-16页 |
| ·气相阻燃机理 | 第16页 |
| ·凝聚相阻燃机理 | 第16页 |
| ·聚合物无卤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 ·磷系阻燃剂 | 第16-17页 |
| ·硼系阻燃剂 | 第17-18页 |
| ·氮系阻燃剂 | 第18页 |
| ·硅系阻燃剂 | 第18-20页 |
| ·无机氢氧化物阻燃剂 | 第20-23页 |
| ·聚合物阻燃技术 | 第23-26页 |
| ·膨胀阻燃技术 | 第23-24页 |
| ·微胶囊化技术 | 第24-25页 |
| ·纳米技术 | 第25-26页 |
| ·交联技术 | 第26页 |
| ·RoHS指令与WEEE指令简介 | 第26-27页 |
|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 第二章 磷系复配阻燃体系对ABS阻燃性研究 | 第30-42页 |
| ·前言 | 第30-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 ·实验原料 | 第32-33页 |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3页 |
| ·试样的制备 | 第33页 |
| ·性能测试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1页 |
| ·红磷及其复配体系对ABS阻燃性能影响 | 第33-38页 |
| ·氧指数结果讨论 | 第33-35页 |
| ·热失重结果讨论 | 第35-37页 |
| ·红磷/Mg(OH)2对ABS的力学性能影响 | 第37-38页 |
| ·RDP及其复配体系对ABS阻燃性能影响 | 第38-41页 |
| ·氧指数结果讨论 | 第38-39页 |
| ·热失重结果讨论 | 第39-41页 |
| ·本部分工作的目的及意义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磷系复配阻燃ABS材料的增韧改性 | 第42-54页 |
| ·前言 | 第42-44页 |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 ·实验原料 | 第44页 |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4页 |
| ·试样的制备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 ·不同纳米粒子对ABS的冲击性能影响 | 第45-47页 |
| ·不同相容剂对ABS与MPPO的增容作用 | 第47-49页 |
| ·热塑性弹性体对ABS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 | 第49-51页 |
| ·增韧剂及其用量对ABS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影响 | 第51-52页 |
| ·本部分工作的目的及意义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总结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4页 |
|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4页 |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64-65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