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0页 |
| 一 格哈德·里希特其人及其照片绘画 | 第10-19页 |
| (一) 早年东德时期 | 第10-13页 |
| (二) 初到西德时期 | 第13-15页 |
| (三) 70 年代时期 | 第15-16页 |
| (四) 轰动时期 | 第16-19页 |
| 二 格哈德·里希特代表作品分类及其照片绘画的艺术语言 | 第19-28页 |
| (一) 里希特照片绘画题材的分类 | 第19-25页 |
| 1 里希特的人物照片绘画 | 第19-21页 |
| 2 里希特的静物照片绘画 | 第21-22页 |
| 3 里希特的景物照片绘画 | 第22-24页 |
| 4 里希特的事件照片绘画 | 第24-25页 |
| (二) 里希特照片绘画的艺术语言 | 第25-28页 |
| 1 里希特照片绘画中的波普语言 | 第25-26页 |
| 2 里希特照片绘画中特有的模糊语言 | 第26页 |
| 3 里希特照片绘画中运用的黑白语言 | 第26页 |
| 4 里希特照片绘画中运用的抽象语言 | 第26-28页 |
| 三 格哈德·里希特的照片绘画思想探讨 | 第28-30页 |
| (一) 里希特的波普思想成分 | 第28页 |
| (二) 里希特的淡漠与回避的思想成分 | 第28-29页 |
| (三) 里希特忽略主题本身的思想成分 | 第29页 |
| (四) 里希特对架上绘画情有独钟的思想成分 | 第29-30页 |
| 四 格哈德·里希特的绘画思想对当下创作的影响 | 第30-32页 |
| (一) 里希特的绘画思想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二) 对照片的艺术加工对创作优秀作品的意义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 致谢 | 第33-3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