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4页 |
·建筑象征语汇的概念界定 | 第7-9页 |
·建筑象征 | 第7页 |
·建筑语汇 | 第7-8页 |
·建筑象征语汇 | 第8-9页 |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相关领域的研究 | 第9-11页 |
·论文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第2章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基本特征 | 第14-19页 |
·地域特征 | 第14-16页 |
·气候条件的因地制宜 | 第14-15页 |
·地方材料的因材施用 | 第15页 |
·地形特征的因势利导 | 第15-16页 |
·人文特征 | 第16-19页 |
·礼制规范的制约 | 第16-17页 |
·人文意识的折射 | 第17-19页 |
第3章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文化内涵 | 第19-25页 |
·汇聚传统聚居观念 | 第19-21页 |
·风水方位观念 | 第20页 |
·驱邪趋吉追求 | 第20-21页 |
·表达委婉文人心声 | 第21-25页 |
·政治与伦理 | 第21-22页 |
·隐匿与逃逸 | 第22-23页 |
·无为与皈依 | 第23-25页 |
第4章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题材表现 | 第25-34页 |
·自然元素题材的表现 | 第25-28页 |
·天象 | 第25-26页 |
·动植物纹样 | 第26-28页 |
·情节片段题材的表现 | 第28-30页 |
·圣贤故事 | 第29页 |
·戏曲故事 | 第29-30页 |
·民俗故事 | 第30页 |
·抽象符号题材的表现 | 第30-34页 |
·几何图形 | 第31页 |
·数字 | 第31-33页 |
·文字 | 第33-34页 |
第5章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载体类型 | 第34-47页 |
·建筑群体组合 | 第34-37页 |
·序列式构图 | 第34-35页 |
·自由式构图 | 第35-37页 |
·建筑单体外形 | 第37-45页 |
·材质特征——木结构引领的千变万化 | 第37-38页 |
·外形特点——大屋顶涵括的玲珑形态 | 第38-40页 |
·转承构件——砖木累叠的实用装饰 | 第40-45页 |
·建筑色彩渲染 | 第45-47页 |
第6章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象征语汇的传承 | 第47-52页 |
·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象征语汇的需求 | 第47-48页 |
·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象征语汇传承的手法 | 第48-52页 |
·母题的借用 | 第49-50页 |
·物质空间的借用 | 第50-51页 |
·文化意念的借用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详细摘要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