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3-25页 |
·试验材料 | 第13-14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13页 |
·培养基 | 第13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13-14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4页 |
·玉米大斑病菌ras 基因同源片段的克隆 | 第14-18页 |
·引物设计 | 第14-15页 |
·病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15页 |
·病菌ras 基因DNA 同源片段的获得 | 第15-16页 |
·DNA 片段的纯化 | 第16页 |
·PCR 产物与pMD18-T 载体的连接 | 第16-17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17页 |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17页 |
·PCR 验证阳性克隆 | 第17-18页 |
·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 | 第18页 |
·质粒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 第18页 |
·利用Genome walking 技术获得ras 基因侧翼序列 | 第18-20页 |
·模板DNA 的制备和引物的设计 | 第19页 |
·玉米大斑病菌01-23 菌株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19页 |
·Genome walking PCR 扩增 | 第19-20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20页 |
·基因的拼结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0页 |
·特异性Ras 抑制剂手霉素A 对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产生的影响 | 第20-22页 |
·药品的配制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页 |
·菌株的培养与孢悬液的制备 | 第21页 |
·手霉素A 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21页 |
·手霉素A 对玉米大斑病菌附着胞产生的影响 | 第21-22页 |
·ras 基因的反义表达 | 第22-25页 |
·ras 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2-23页 |
·ras 基因反义表达载体转化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 | 第23-24页 |
·转化子的筛选、验证及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8页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5页 |
·ras 基因的获得 | 第25-32页 |
·ras 基因DNA 同源片段的扩增 | 第25-26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26页 |
·插入片段的PCR 检测 | 第26页 |
·玉米大斑病菌ras 基因DNA 的同源片段的测序结果 | 第26-27页 |
·ras 基因的片段的同源性分析 | 第27-29页 |
·ras 基因的侧翼序列扩增 | 第29-30页 |
·拼接获得ras 基因的全长序列并进行同源性比对 | 第30-31页 |
·开放阅读框分析 | 第31页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31-32页 |
·抑制剂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发育的影响 | 第32-34页 |
·不同溶剂对分生孢子的影响 | 第32-33页 |
·手霉素A 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3页 |
·手霉素A 对玉米大斑病菌附着胞产生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时间范围内孢子萌发形态的观察 | 第34页 |
·ras 基因的反义表达 | 第34-38页 |
·ras 基因反义表达载体所需片段及质粒载体 | 第34-35页 |
·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验证 | 第35-36页 |
·新构建载体的保存 | 第36页 |
·ras 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原生质体转化 | 第36页 |
·ras 基因重组载体转化子的筛选 | 第36-37页 |
·ras 基因转化子性状观察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41页 |
·Genome walking 技术获得已知基因片段的侧翼序列 | 第38页 |
·抑制剂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发育的影响 | 第38-39页 |
·ras 基因反义表达转化子的研究 | 第39-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作者简历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