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我国水资源现状概述 | 第11-12页 |
·水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与区域发展不匹配 | 第11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 第11-12页 |
·城市和农业生产严重缺水 | 第12页 |
·淡水资源水质恶化、水环境污染严重 | 第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第14-24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概念及内涵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第18-22页 |
·“以需定供”配置理论 | 第18-19页 |
·“以供定需”配置理论 | 第19页 |
·基于宏观经济系统配置理论 | 第19-20页 |
·可持续发展配置理论 | 第20-21页 |
·三生水配置理论 | 第21-22页 |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 第22-24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22-23页 |
·节约高效原则 | 第23页 |
·公平性原则 | 第23-24页 |
第3章 水资源优化配置实例 | 第24-48页 |
·承德市概况 | 第24-30页 |
·地形与气候 | 第24页 |
·地质概况 | 第24-25页 |
·社会经济 | 第25-26页 |
·河流与水系 | 第26-28页 |
·水资源状况 | 第28页 |
·水资源特点 | 第28-29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2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承德市需水量预测 | 第30-35页 |
·城市人口预测 | 第30-31页 |
·生活需水预测 | 第31-32页 |
·承德市第一产业需水量预测 | 第32-33页 |
·承德市第二产业需水量预测 | 第33页 |
·承德市第三产业需水量预测 | 第33-34页 |
·承德市生态需水量预测 | 第34页 |
·总需水量 | 第34-35页 |
·承德市供水量预测 | 第35-37页 |
·规划水利工程 | 第36-37页 |
·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 第37-38页 |
·水资源供需一次平衡 | 第37页 |
·水资源供需二次平衡 | 第37-38页 |
·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途径 | 第38-39页 |
·多目标配置模型 | 第39-42页 |
·目标函数 | 第39-41页 |
·模型约束条件 | 第41页 |
·决策变量 | 第41-42页 |
·各用水部门综合用水效益系数的确定 | 第42-48页 |
·单位工业用水效益 | 第43-44页 |
·其它部门用水效益系数 | 第44-48页 |
第4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第48-70页 |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第48-49页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 | 第49-50页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方法 | 第50-51页 |
·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第51-61页 |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第51-53页 |
·BP 神经网络简介 | 第53-54页 |
·BP 神经网络学习过程 | 第54-56页 |
·BP 神经网络主要优缺点及改进 | 第56页 |
·水资源可持续评价BP 神经网络模型 | 第56-61页 |
·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 第61-68页 |
·支持向量机概述 | 第61-62页 |
·支持向量的基本理论 | 第62-65页 |
·水资源可持续评价SVM 模型 | 第65页 |
·SVM 模型在LIBSVM 中的实现 | 第65-68页 |
·承德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议 | 第68-70页 |
·强化节水意识,建立节水型社会 | 第68页 |
·加强环境保护,加快环境治理 | 第68-69页 |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 第69-7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总结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及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