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形成及演化论文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灰性水稻土发生特征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Summary第6-9页
1 文献综述第9-15页
   ·研究状况第9-14页
     ·关于水稻土的研究历史第9页
     ·水稻土的形成条件第9-10页
     ·水稻土的形成过程及剖面特征第10-12页
     ·关于水稻土发生特征的研究第12-13页
     ·水稻土中有效硅的研究第13页
     ·关于贵州水稻土的研究第13页
     ·关于国外水稻土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2 研究区域环境概况和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5-19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5-17页
     ·黔东北研究区域环境概况第15-16页
     ·黔中研究区域环境概况第16页
     ·黔西研究区域环境概况第16页
     ·黔西南研究区域环境概况第16-17页
   ·试验样品的采集原则第17页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17页
   ·样地示意图第17-18页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18-19页
   ·数据处理第19页
3 供试土壤基本情况及其理化性质第19-31页
   ·黔东北地区供试土壤基本情况及其理化性质第19-23页
     ·黔东北地区供试土壤基本情况第19-20页
     ·黔东北地区供试土壤的颗粒组成第20-22页
     ·黔东北地区供试土壤的化学性质第22-23页
   ·黔中地区供试供试土壤基本情况及其理化性质第23-26页
     ·黔中地区供试土壤基本情况第23-24页
     ·黔中地区供试土壤的颗粒组成第24-25页
     ·黔中地区供试土壤的化学性质第25-26页
   ·黔西地区供试供试土壤基本情况及其理化性质第26-29页
     ·黔西地区供试基本情况第26-27页
     ·黔西地区供试土壤的颗粒组成第27-28页
     ·黔西地区供试土壤的化学性质第28-29页
   ·黔西南地区供试供试土壤基本情况及其理化性质第29-31页
     ·黔西南地区供试土壤基本情况第29-30页
     ·黔西南地区供试土壤的颗粒组成第30-31页
     ·黔西南地区供试土壤的化学性质第31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1-45页
   ·碳酸钙在石灰性水稻土发生层中的分布特征第31-34页
     ·碳酸钙在水稻土中的犁底层聚集分布第32-33页
     ·碳酸钙在水稻土中的底层聚集分布第33-34页
   ·石灰性水稻土颗粒的变化特征第34-38页
     ·黔东北地区水稻土颗粒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34-35页
     ·黔中地区水稻土颗粒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35-36页
     ·黔西地区水稻土颗粒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36-37页
     ·黔西南地区水稻土颗粒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37-38页
   ·有机质在石灰性水稻土中的变化特征第38-42页
     ·黔东北地区水稻土中有机质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38-39页
     ·黔中地区水稻土中有机质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39-40页
     ·黔西地区水稻土中有机质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40-41页
     ·黔西南地区水稻土中有机质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41-42页
   ·各形态铁在石灰性水稻土中的变化特征第42-44页
     ·络合铁与无定形铁在水稻土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42页
     ·游离铁与晶质铁在水稻土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42-43页
     ·络合度与活化度在水稻土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43页
     ·晶胶率与晶化度在水稻土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第43-44页
   ·有效硅在石灰性水稻土剖面中的变化特征第44页
   ·环境因素与石灰性水稻土发生特征中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4-45页
5 结论第45-48页
   ·石灰性水稻土剖面中碳酸钙的变化特征第45页
   ·石灰性水稻土剖面中颗粒的变化特征第45-46页
   ·石灰性水稻土剖面中有机质的变化特征第46页
   ·石灰性水稻土剖面中各种形态铁的变化特征第46页
   ·石灰性水稻土剖面中有效硅的变化特征第46页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因素与石灰性水稻土发生特征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3S技术的红枫湖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水土流失的研究
下一篇:黔中喀斯特中度石漠化地区土壤种子库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