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世界论文--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论文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导论第12-38页
   ·"回到苏格兰启蒙运动"——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第12-28页
     ·视域:苏格兰启蒙运动第13-18页
     ·论域:市民社会之启蒙第18-25页
     ·研究意义:再启蒙第25-28页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28-34页
     ·国内研究文献寻觅第28-31页
     ·国外研究概览第31-34页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第34-38页
     ·研究方法第34-35页
     ·内容结构第35-38页
2 苏格兰启蒙运动概述第38-58页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第38-46页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生平与著作简介第46-58页
3 "人"论第58-102页
   ·情感主义的新路径第58-69页
     ·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第58-62页
     ·"人是情感的动物"第62-65页
     ·理性与情感第65-69页
   ·"高调的人性"与"低调的人性"第69-76页
     ·哈奇森:仁慈主义第70-72页
     ·曼德维尔:"畸形理论"第72-76页
   ·人性新启蒙第76-93页
     ·休谟:自私与有限慷慨第77-81页
     ·斯密:"同情心"与"利己心"第81-88页
     ·弗格森:人之多样性第88-93页
   ·"道德感":公序良俗的新杠杆第93-102页
     ·市民社会如何可能?第93-98页
     ·"道德感的民主化"第98-102页
4 社会观第102-134页
   ·社会的起源:自然还是人为?第102-116页
     ·正本清源第102-111页
     ·社会的自生自发第111-116页
   ·社会的演进第116-128页
     ·自然的历史或理论的历史第116-119页
   ·2 具体图示:"四阶段"论第119-128页
     ·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第128-134页
     ·进步的理念第128-129页
     ·弗格森vs卢梭第129-134页
5 市民社会之"经济体"图景第134-162页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第134-137页
   ·对商业社会的启蒙第137-154页
     ·商业植根于自由第137-145页
     ·商业能开出自由之花第145-147页
     ·商业能结出文明之果第147-154页
   ·对"商人"社会的忧虑第154-162页
     ·分工的异化第154-156页
     ·财富与德性的腐化第156-160页
     ·公共精神的缺失与政治奴役第160-162页
6 市民社会的德性之维第162-196页
   ·从civil society到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第162-166页
   ·德性传统:从古典到近代第166-173页
     ·英雄社会与"英雄德性"第166-167页
     ·城邦共同体与"政治的德性"第167-170页
     ·崇拜共同体与"基督教的德性"第170页
     ·从"共同体"到"社会"与"个体的道德"第170-173页
   ·德性论第173-182页
     ·德性的分类与德目表第173-175页
     ·德性的品质:社会性的德性第175-178页
     ·另一种声音:公民美德第178-182页
   ·正义论第182-193页
     ·正义:发生学考察第183-187页
     ·正义优先于第187-191页
     ·"规则之治第191-193页
   ·德性与规则之争第193-196页
7 市民社会的政治与法律第196-236页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第196-203页
     ·思想资源:不同的研究理路第196-201页
     ·在"洛克学派"与"孟德斯鸠学派"之间第201-203页
   ·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第203-213页
     ·对契约论的批评第203-206页
     ·政治权威的基础第206-210页
     ·政治义务及其限度第210-213页
   ·国家的职能与形式第213-226页
     ·"最小国家"?第213-217页
     ·调和与制衡:政体论第217-226页
   ·自由观第226-236页
     ·"主义"谱系的复杂性第226-231页
     ·"法律下的自由"第231-236页
8 结语:现代性与启蒙理想第236-242页
参考文献第242-252页
作者简历第252页

论文共2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
下一篇:中国能源密集型产品贸易的环境扭曲效应及矫正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