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江南造园技术理论化研究(1630-1930)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25页
    一、选题缘起第9-10页
    二、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第10-13页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第13-22页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第22-23页
    五、创新与不足第23-25页
第一章 造园技术的文本化第25-55页
    第一节 明代造园技术文本化第25-38页
        一、明代以前造园技术相关文献略述第26-28页
        二、明代造园相关文献的比较第28-38页
    第二节 清代造园技术文本化第38-45页
        一、清代前期造园技术的文本第38-43页
        二、清代中期和晚期造园技术的文本第43-45页
    第三节 民国造园技术文本化第45-55页
        一、营造学社成立和《营造学社汇刊》创刊第45-50页
        二、《营造法原》成书及其历史地位第50-51页
        三、《花经》出现及其科技含量第51-55页
第二章 造园技术的数学化第55-81页
    第一节 造园工程前期的数量化第55-67页
        一、设计图表歌诀的概数思想第55-61页
        二、选址方式的数量化第61-63页
        三、空间布局设计的数量化第63-67页
    第二节 造园工程技术的数理化第67-81页
        一、地基挖掘技术的数理化第67-69页
        二、营建技术的数理化第69-78页
        三、装饰技术的数理化第78-81页
第三章 造园技术的标准化第81-108页
    第一节 原材料的标准化第81-86页
        一、原材料的质量标准第81-84页
        二、原材料加工的标准第84-86页
    第二节 营建技术的标准化第86-108页
        一、木石技术则例第86-93页
        二、花木移植技术范式第93-99页
        三、叠山理水技术标准第99-108页
第四章 造园工匠技术传承的学科化第108-136页
    第一节 园林教材的编写第108-115页
        一、姚承祖编写《营造法原》教材第108-112页
        二、《营造法原》与《营造法式》比较第112-115页
    第二节 园林专业课程的设置第115-124页
        一、晚清和民国的建筑课程设置第115-121页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造园课程设置第121-124页
    第三节 园林技术人才的培养第124-128页
        一、技术人才的培养第124-126页
        二、建筑师队伍的壮大第126-128页
    第四节 学科化过程中造园工匠的变化第128-136页
        一、工匠身份的变化第128-132页
        二、工匠观念的变化第132-136页
结语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著目录第142-143页
后记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爱、信任与理解的引导范式及其教育构建
下一篇: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动态监控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