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GPS系统概述与卫星时间和坐标系统 | 第14-31页 |
·GPS系统的组成 | 第14-18页 |
·空间部分 | 第15-17页 |
·地面控制部分 | 第17-18页 |
·用户部分 | 第18页 |
·GPS系统定位原理 | 第18-20页 |
·时间参考系统及其相互转化 | 第20-25页 |
·动力学时 | 第21页 |
·国际原子时 | 第21页 |
·世界时 | 第21-22页 |
·协调时UTC | 第22页 |
·GPS时 | 第22-23页 |
·恒星时 | 第23页 |
·儒略日、儒略年 | 第23页 |
·不同时间系统的转换关系 | 第23-25页 |
·坐标系统的定义 | 第25-30页 |
·协议地球参考系(CTS) | 第25页 |
·地心惯性参考系(CIS) | 第25页 |
·星固坐标系 | 第25-26页 |
·RTN坐标系 | 第26页 |
·测站坐标系 | 第26页 |
·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 | 第26-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GPS运动原理与星历数据及轨道仿真 | 第31-52页 |
·卫星轨道基本参数 | 第31-34页 |
·卫星运动的摄动力 | 第34-45页 |
·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 | 第34-36页 |
·固体潮摄动 | 第36-38页 |
·海潮摄动 | 第38页 |
·相对论效应摄动 | 第38-40页 |
·二体问题和N体摄动 | 第40-41页 |
·太阳光压模型 | 第41-45页 |
·星历文件及轨道仿真 | 第45-51页 |
·星历文件介绍 | 第45-47页 |
·GPS卫星在轨位置的计算方法 | 第47-49页 |
·GPS卫星在轨位置的仿真算法 | 第49页 |
·轨道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GPS系统误差分析及观测数据仿真 | 第52-71页 |
·GPS卫星误差 | 第52-53页 |
·卫星时钟误差 | 第52页 |
·星历数据误差 | 第52-53页 |
·群延时误差 | 第53页 |
·卫星信号传播路径误差 | 第53-60页 |
·电离层误差 | 第53-56页 |
·对流层误差 | 第56-58页 |
·多路径效应 | 第58-60页 |
·接收设备误差 | 第60页 |
·GPS观测数据仿真 | 第60-69页 |
·卫星钟误差 | 第61页 |
·接收机钟差模型 | 第61页 |
·电离层延迟模型 | 第61-62页 |
·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 | 第62-64页 |
·观测误差模型 | 第64页 |
·相对论效应误差模型 | 第64-65页 |
·其它误差模型 | 第65页 |
·精度因子计算与最佳星座 | 第65-69页 |
·观测数据仿真实例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GPS仿真系统程序设计 | 第71-84页 |
·系统开发中所应用部分程序设计技术简介 | 第71-73页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第71-72页 |
·微软基础类 | 第72页 |
·标准模板库 | 第72-73页 |
·仿真系统组成 | 第73-79页 |
·任务设定模块 | 第74-75页 |
·系统设定模块 | 第75-77页 |
·图形显示模块 | 第77页 |
·空间分析模块 | 第77-78页 |
·定位仿真模块 | 第78-79页 |
·仿真实例分析 | 第79-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