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DTI 的数据处理 | 第14-24页 |
·引言 | 第14页 |
·扩散张量成像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扩散张量的成像原理 | 第15-20页 |
·核磁共振成像 | 第15-16页 |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 第16-17页 |
·NMR/MRI 可以测量任意方向上的扩散系数 | 第17页 |
·什么是扩散 | 第17-18页 |
·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 | 第18-19页 |
·扩散张量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DTI 的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DTI 的各向异性参数 | 第21-23页 |
·ADC 值 | 第21页 |
·FA 值 | 第21-22页 |
·RA 值 | 第22页 |
·扩散张量重心空间的测度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DTI 数据的可视化 | 第24-40页 |
·引言 | 第24页 |
·可视化技术 | 第24-25页 |
·可视化工具 | 第25页 |
·VTK 软件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VTK 的特点 | 第26页 |
·VTK 的基本结构 | 第26页 |
·图形模型对象 | 第26-27页 |
·可视化机制模型 | 第27页 |
·扩散张量的可视化方法 | 第27-28页 |
·颜色编码法 | 第28-29页 |
·图元显示法 | 第29-36页 |
·椭球体图元 | 第29-33页 |
·圆柱体显示 | 第33-36页 |
·复合图元 | 第36页 |
·白质束纤维追踪法 | 第36-38页 |
·体显示法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白质束纤维追踪 | 第40-57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白质纤维重建技术 | 第41-42页 |
·纤维追踪模型的三个步骤 | 第41-42页 |
·追踪的起始条件 | 第42页 |
·纤维追踪终止条件 | 第42页 |
·几种常用的追踪算法 | 第42-45页 |
·流线型法(Streamline tracking technique, STT) | 第43-44页 |
·张量弯曲法(Tensor deflection, TEND ) | 第44-45页 |
·张量线算法(Tensorline Algorithm, TLA) | 第45页 |
·改进的快速行进法( Improved Fast Marching Method, IFMM) | 第45-48页 |
·传统快速行进算法速度函数 | 第46页 |
·改进速度函数 | 第46-48页 |
·三线性插值算法(Tri-liner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TIA) | 第48-56页 |
·三线性插值算法原理 | 第49-50页 |
·利用三线性插值算法进行纤维追踪 | 第50页 |
·白质纤维追踪过程 | 第50-51页 |
·三线性插值算法实验 | 第5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7-58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