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与气压制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第1-9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电动汽车概述第9-14页
     ·电动汽车的定义及分类第9-10页
     ·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0-14页
   ·再生制动技术的研究意义第14-16页
   ·再生制动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国外再生制动技术研究现状第16-17页
     ·国内再生制动技术研究现状第17-20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再生制动的基本原理及制约条件第21-31页
   ·再生制动系统的结构形式及分类第21页
   ·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基本原理第21-22页
   ·再生制动的应用实例第22-24页
   ·典型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第24-27页
     ·并行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第24-25页
     ·理想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第25-26页
     ·最大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第26-27页
   ·再生制动的制约条件第27-29页
     ·再生制动过程的能量损耗第27-28页
     ·再生制动的影响因素第28-29页
     ·再生制动的限制条件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纯电动客车机械制动特性分析第31-45页
   ·纯电动客车的技术描述第31-33页
   ·车轮制动时的动力学分析第33-34页
   ·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第34-37页
     ·理想制动力分配第34-36页
     ·实际制动力分配与同步附着系数第36-37页
   ·利用附着系数和制动效率分析第37-39页
     ·利用附着系数第37-38页
     ·制动效率第38-39页
   ·制动力分配控制线第39-44页
     ·ECE法规对M3 客车的规定第39-42页
     ·满足ECE法规的?值的确定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研究第45-59页
   ·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第45-46页
   ·再生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第46-47页
   ·电机再生制动力限值的确定第47-52页
     ·满足ECE法规的电机再生制动力上限第47-48页
     ·电机峰值转矩限制第48-49页
     ·电池充电功率限制第49-51页
     ·电机再生制动力的确定及修正第51-52页
   ·并联再生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第52-54页
   ·串联再生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第54-58页
     ·串联理想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第54-55页
     ·串联最大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第55-57页
     ·单轴串联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再生制动系统建模第59-75页
   ·车辆动力学模型第59-61页
   ·电机模型第61-65页
     ·电机工作特性分析第61-63页
     ·电机模型的建立第63-65页
   ·电池模型第65-71页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特性第65-67页
     ·锂离子电池模型的建立第67-71页
   ·控制策略建模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5-89页
   ·再生制动系统仿真工况的选择第75页
   ·再生制动系统仿真评价指标的选择第75-77页
   ·常规制动工况的仿真与分析第77-83页
     ·初始车速30km/h制动时的仿真结果第77-79页
     ·初始车速50km/h制动时的仿真结果第79-80页
     ·初始车速80km/h制动时的仿真结果第80-82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82-83页
   ·循环工况下的仿真结果与分析第83-87页
     ·并联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第84-85页
     ·不同控制策略的仿真比较第85-86页
     ·并联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改进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89-91页
   ·全文总结第89-90页
   ·研究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致谢第95-96页
摘要第96-98页
ABSTRACT第98-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用CAN总线的数据融合和网关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汽车故障代码的诊断系统的实现